“以健康为卖点的儿童食品未必更健康”话题近日引起人们关注。一些企业为迎合口味、提升销量,在儿童食品中添加各类调味剂,过量食用既不利于身体健康,也无益于养成良好膳食习惯。不少家长在“儿童食品”标签的误导下,当了冤大头。这些产品的生产上市,反映出部分企业在儿童用品设计的导向上出了问题、走了歪路;也反映出当前市场监管不够细化、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企业推陈出新、开拓市场无可厚非。但在涉及未成年人的消费品领域,无论是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还是下游的生产制造环节,相关从业者应慎之又慎。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每个人都有责任从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关爱下一代。儿童食品生产要尽量少用添加剂;儿童用品设计要全力确保安全;营销上要少一点浮夸,多一点体贴。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中,让消费者感知设计者、生产者、经营者严谨负责的态度与追求,并通过用心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用户与企业的良性互动。
在设计、制造、营销等环节引导企业开展有温度经营活动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加强监管,倒逼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为更好护航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长,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发布公告,要求加强重点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管理,从严格生产管理、规范销售行为、强化监管执法等方面着手,补短板、堵漏洞,进一步明确了监管重点和治理目标。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一个家庭的幸福。职能部门应不断细化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合力共建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作者:雷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