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和国家强的重要法宝,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作为山东省首批高水平大学“强特色”建设高校,青岛理工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国家所需就是科研所向”理念,将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逻辑”,紧紧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定位,在强化科研供给、培育创新动能、畅通转化路径等方面下功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坚持服务导向,在强化高质量科研供给上下功夫。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瞄准创新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打好高水平学科建设突破战、高能级科技创新攻坚战,全面提升高质量科研供给能力水平。近年来,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融入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聚焦深海、深空、深地、人工智能等领域前瞻性布局科研力量,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领域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高水平成果,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源头支撑。三年来,学校牵头承担国家级课题221项,编制国家和行业、团体标准等85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2项,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27项;学校连续三年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用好“关键一招”,在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上下功夫。在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建设目标引领下,学校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涵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良好生态,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学校+学院+团队”三位一体、“成果转化中心+科技发展集团”两翼驱动的工作体系,推动“有组织成果转化”和“有组织科研”同向同行。学校将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人才评价、绩效考核与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挂钩,建立以创新成果质量、贡献、影响为导向的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激发成果转化内生动力。
通过修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学科性公司管理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学校在“赋权”“转化”“收益”上破冰突困,激活成果转化效能。学校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山东省专利局专利转化试点单位、山东省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山东省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专项试点单位、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三年来,学校实现专利转化293项,遴选18项高价值专利实现作价投资转化,注册成立高质量学科性公司7家,联合地方政府注册成立独立法人产业创新研究院1家。
抓好“四链融通”,在畅通转化“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学校一体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深度融通,打造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融合创新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桥梁,让越来越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从科学研究到成果应用的转化。
一是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通。学校实施高端人才倍增计划和青年人才支持计划,推行“礼贤学者”引育工程和“人才特区”试点,引导人才在推动产业创新的实践中找到研究课题,在向“新”而行、因“需”而为中发现和造就科技人才及创新团队,打好高水平人才集聚攻坚战。目前,学校206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才(团队)称号。
二是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通。学校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联合创新共同体模式,打造集创新、创业、孵化、转化于一体的“环理工”科创生态圈,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行业领军企业及地方政府协同创新,共同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攻克技术难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学校连续四届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连续三届获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一批科技成果应用于高原列车、C919大飞机、北京冬奥会、探月工程等,以及胶东国际机场、沿海高铁等重大工程建设。
三是推动教育链和产业链深度融通。学校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构建“新生态催动、全要素驱动、四课堂联动”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培育了“MAE科创社团”“机器人战队”等大学生创新团队,学生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奖项。
(作者:杨赟,系青岛理工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