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11月13日,仍没有广州入秋的消息。是不是觉得今年广州入秋的步伐蹒跚而又拖拖拉拉?的确!中国天气网近日出炉的“全国秋季流派图”将全国各地的秋季划为“缩水派”、“抽风派”和“拖延派”。其中,广州被归入到“拖延派”。
沈阳:省会级大城市中秋季时间最短
秋日匆匆,一秒入冬;抽风的秋,一日四季;夏日漫漫,盼不来秋。其实,不只广州,全国各地的小伙伴都觉得秋天不再是记忆中“秋高气爽,风轻云淡;瓜果飘香,橙黄橘绿;落英缤纷,色彩绚烂”那个样子,而是变味了。
在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感觉秋日匆匆、越来越短,这些地方被归为“秋季缩水派”。对于北方多地来说,“秋日如昙花一现”可能真的不是错觉。中国天气网1981-2018年大数据显示,秋天最短的地方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等地,秋日普遍在50天左右,沈阳秋季最短,仅有48.5天;而秋季最长的地方是西南地区,多地超过75天,贵阳更是长达84.4天,比东北、华北等地的秋天长一月左右。据统计,省会级大城市中秋季最短排位前五的分别是沈阳(48.5天)、乌鲁木齐(49.7天)、天津(51天)、北京(51.6天)和哈尔滨(52.6天)。
华北、东北等地的秋天不仅时间短,它与夏秋的比例也有较大悬殊,以北京为例,常年夏秋冬的时间比例为2:1:3,秋季仅有51.6天,夏季和冬天分别长达111.5天和146.8天,在漫长的夏日和冗长的冬日之间,“秋脖子”显得格外短。
从逐十年数据分析,我国多地秋季在缩短,比如乌鲁木齐、兰州、北京、杭州等地秋季变短十分明显,20世纪80年代至今,杭州的秋天从年均68.6天逐渐缩减为近年来的58.6天;乌鲁木齐也从50.2天“缩水”到42.6天。
总体而言,北方的秋季普遍呈现越来短的趋势,尤以西北、东北地区最为明显,除石家庄、郑州、济南以外,北方省会级大城市的秋天都在“缩减”,一副“秋本短暂,奈何更匆匆”的景象;而南方地区的秋季变化相对平稳,仅有杭州出现大幅“缩水”,大部分城市变化较小。
武汉:气温错乱樱花10月反季开放
我国的一些地方因气温跌宕、秋如四季被划为“秋季抽风派”,其中的代表区域为华中地区。
从入秋时间和秋季长度来看,华中地区都属于淡定一族,而这一带秋天的气温并不淡定。在秋季,华中一带基础气温较高,一旦遭遇冷空气侵袭,气温便会直线下降,呈现出“过山车”的状态,有时甚至能在两日内完成“四季跨越”。
以长沙为例,2019年10月4日最高气温37.2℃,5日降到29.8℃,6日暴跌至17.6℃,三日最高气温差距近20℃,单日降幅超过12℃。2019年10月4日至6日,武汉也经历35.6℃跌至19℃的过程。武汉的气温更是错乱到樱花10月反季开放。
广州:熬不过夏盼不来秋
以华东、华南和西北为代表的区域,因“盼秋不来越来越晚”而被归为“秋季拖延派”。
譬如广州,自9月份以来,尽管几次听到了楼梯响,但就是不见秋下楼来。今年9月20日,受冷空气影响,广州气温一路走低,24日,出现了过程的最低气温20.4℃,秋凉加上秋燥,不少市民惊呼“真正的秋天来了”。但一直被“杠”在30℃以上的最高气温还是让真正的秋天居“高楼”难下。而国庆假期,持续上升的气温将广州变成了炎夏酷暑。国庆假期后及11月,几次冷空气来袭,广州气温因此几度下跌,但同样因为最高气温被“卡”,使得秋姑娘来来回回踩着楼板但就是下不来高楼,因而无法跟市民见面:虽然早晚有秋天的凉爽,但中午的热和平均数据却显示现实非常“骨感”:熬不过夏,盼不来秋。广州多年平均入秋时间为11月9日,可今天已经是11月14日了。
中国天气网大数据显示,北方秋季越来越短的一个原因是入秋越来越晚,例如兰州从20世纪80年代的8月8日推迟到近年来的8月17日、呼和浩特也是从8月1日逐渐拖延到8月11日。
虽然南方的秋季长度变化不大,但是来的时间也越来越晚,多个城市的秋天患有“拖延症”。中国天气网大数据显示,华南、华东一带秋季滞后现象较为明显,以逐十年的数据来看,海口、杭州、南昌等地的入秋时间均明显推迟。例如,从1981年开始,海口的入秋时间正以每十年晚两天的速度在推迟,已经从之前的11月22日推迟到11月27日;南昌从9月29日拖延到10月5日;杭州更是从9月18日推迟到9月30日。
秋季派别及其代表
1、秋季缩水派:秋日匆匆越来越短
代表区域:华北、西北、东北地区
2、秋季抽风派:气温跌宕秋如四季
代表区域:华中地区
3、秋季拖延派:盼秋不来越来越晚
代表区域:华东、华南、西北地区
(信息时报记者黄熙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