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生活在北京地区的远古人类,除了北京猿人、山顶洞人,你还能想到什么?能说出东胡林人这个答案的人恐怕不多。约一万年前,他们曾生活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村西侧。如何让东胡林人被更多人知晓?如何让东胡林遗址得到更好保护?民盟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鲁安怀近日接受《中国新闻》报采访,分享北京民盟近年来为加强东胡林遗址保护所作出的努力。
1966年4月,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学生郝守刚随老师到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村参加社教时偶然发现了三具骸骨。当看到骸骨上的螺壳项链、骨镯时,结合一些黄土的沉积特征,郝守刚意识到这可能与史前人类有关,便向老师及有关单位报告。由此,“东胡林人”——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年代最古老、内容最丰富的新石器早期人类,在一万年后“走”到了现代人类的面前。
东胡林遗址的出土遗存空前丰富。1966年至2016年间,考古专家先后发现了7具人体遗骨,上万件石器,包括石磨盘、石斧等,以及兽骨骨镯、贝壳项链等文物。通过测定,它们距离今天的时间都是一万年左右,刚好在新旧石器时代转换之间。1985年,该遗址成为门头沟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接触到相关资料后,鲁安怀敏锐地意识到了“东胡林人”的重要价值。“山顶洞人之后,北京地区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缺少古人类发展的证据。‘东胡林人’的发现,填补了这一段空白。”鲁安怀说,“农业起源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转折点。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专家赵志军从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植物种子中鉴定出了最早的栽培粟和黍两种小米的实物,说明和浙江上山文化所共同构成的‘南稻北粟’中国农业格局在一万年前就形成了。”
2016年,鲁安怀向门头沟区政府申请到遗址现场调研,并于2017年年初带队来到了东胡林村。他发现,遗址当时的管理状况与其社会价值并不相称。“我意识到,保护这一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迫在眉睫。”鲁安怀说。
2017年3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鲁安怀向全国政协提交《关于提升北京东胡林人遗址保护级别》的提案,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认真办复,并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受到了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
7月,民盟北京市委十二届委员会成立。主委程红上任伊始就对东胡林遗址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她认为,东胡林遗址是中华民族中原农耕文明的开端,对其加强保护、利用意义非凡。文化是民盟的重要主界别,北京民盟要积极发挥人才优势,积极建言献策。
9月,由民盟北京市委会、北京大学、门头沟区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东胡林人”论坛举办。“该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我们邀请了对‘东胡林人’感兴趣的学者、政府负责人和考古爱好者,为‘东胡林人’的未来出谋划策。这不仅扩大了东胡林遗址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也带动了门头沟区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鲁安怀说。
北京民盟就东胡林遗址保护及文物收集提出的建议受到了高度重视。《东胡林人遗址公园》项目申请已被纳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规划(2017年—2035年)市、区级重点项目”库中。东胡林人遗址于2021年正式成为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5月,北京市政协、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召开“加强‘三条文化带’保护与发展守护好千年古都历史文脉”议政会。在议政会召开前夕,程红率队赴浙江省浦江县,围绕“上山文化”考古遗址的保护利用等工作开展调研,向这个世界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取经”,进一步丰富了关于东胡林遗址保护利用的意见建议。
目前,民盟协助有关方面形成具体举措,切实推进东胡林遗址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
京西连绵起伏的山峦由不同时代的岩石构成,而东胡林遗址所在的山间台地却沉积着风成的黄土,并在漫长岁月里孕育出了“东胡林人”的农耕文明。如今,随着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不断推进,“东胡林人”这个万年前的北京“土著”正在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建设增添新的色彩。(《中国新闻》报记者刘军 作者尹李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