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樟子松、沙棘、柠条郁郁葱葱,牢牢锁住脚下黄沙;一群群牛羊进了棚圈,富民产业治沙又致富;一群群飞鸟、野鸭在这里游弋、嬉戏,尽情展示生态之美……这里是兴安盟科右中旗,位于科尔沁沙地锁边带,肩负着阻击科尔沁沙地治理边缘区域向外蔓延的重要使命。
多年来,科右中旗积极行动,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创新探索中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一体两翼五协同”防沙治沙工作体系。
突出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
走进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苏木茫来嘎查光伏治理区,224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作业,8667个桩基引孔、6125根光伏已完成作业,升压站GIS区域模板拆除、升压站生活消防水泵房底板钢筋绑扎、升压站综合楼回填已完成100%,升压站35千伏配电间侧模安装已完成90%。
科右中旗全面贯彻落实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精神,再一次吹响战风斗沙号角,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引进中广核新能源有限公司,实施推进总投资72亿元的风电光伏新能源治沙项目。
2023年,科右中旗与中广核(兴安盟)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科尔沁沙地防风治沙及风光一体化项目开发协议》。项目建设总规模300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140万千瓦,光伏项目160万千瓦。一期工程在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苏木建设30万千瓦光伏项目,在额木庭高勒苏木建设20万千瓦风电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目前均已开工建设,2024年完成治沙面积13.5万亩。
为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科右中旗创新发展“农光互补”产业,充分利用光伏板间闲置土地,种植苜蓿、羊草等优质牧草2万亩,待项目筹建完毕,预计年产干草7000吨,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牧草。
强化要素支撑和制度建设“两翼”保障机制
开年即开战。2月19日,科右中旗召开科尔沁沙地治理誓师大会,发出郑重承诺,“2024年全域治理裸露沙化地、盐碱地,年底实现‘绿中无黄’目标”。
开春即开工。3月17日,科右中旗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全面开工,广大干群奔赴治沙一线,在荒芜中播撒绿色。
谷雨便启动。4月15日,科右中旗“南三苏木”治理区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活动全面启动,千人锁边植绿。
“截至目前,我们已完成5.9万亩裸露沙地的全部治理工作,实现全域灭黄。”科右中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赵伍山说。
科右中旗紧跟时间节点,抢抓政策机遇、抓好物资供应、强化技术攻关、撬动各方力量,不断强化关键要素支撑。在中央宣传部支持推动下,争取国家林草局、蚂蚁森林基金会总投资3.4亿元的沙地综合治理项目。在北京市海淀区协调推动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等相关单位投入5000余万元,造林4.65万亩。在国家科技特派团助力下,争取科技项目资金900万元,应用防沙治沙新品种新技术17个,培训指导农牧民1.6万人次。
此外,科右中旗还推行包联制度、实施验收制度、建立管护制度、落实禁牧制度,不断增强刚性制度保障,提升巩固治沙效能。
协同推进“五种”治理模式
在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布拉格台万亩林果基地,林果被送进蔬果保鲜库,9月中旬“入住”的30余吨李子、龙凤果正在等待反季售卖。
十多年前,布拉格台嘎查可谓漫天飞沙、满目荒凉。为遏制沙进绿退的脚步,自2012年起,当地在荒山上发展林果经济。目前,嘎查林果面积已过万亩,创造每年48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
山上披绿、林下生金,“效益治沙”只是科右中旗探索出来的五种治理模式中的一种。
“新能源治沙、科技治沙、群众治沙、社会治沙、效益治沙”,为推动绿富同兴、提升治沙效能、促进治沙惠民、汇聚广泛合力、放大治沙效益,科右中旗协同推进五种治理模式,实施“灭黄、治白、增绿”三项行动。
随着“一体两翼五协同”防沙治沙工作体系的实施推动,科右中旗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从2017年的17.64%和35.17%提高到现在的18.54%和76.38%。
从一棵树木到一片森林,从茫茫沙地到绿意蔓延,沙退绿进效益增,在人与沙角力的征途上,久久为功的科右中旗正在渐绿渐富向新生!
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王越 通讯员 周丹丹
(责任编辑:罗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