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间,凯赛生物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49%,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毛利润7.13亿元, 较上年大幅增长59.99%;归母净利润为3.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7%。今年以来,公司业绩表现持续亮眼,收入规模创历史新高,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下游应用多点开花,携手多方资源共建产业生态
对于今年以来凯赛生物经营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公司在定期报告中分析表示,主要系核心产品下游需求持续回暖背景下,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协同下游产业客户加大产品销售力度,同时全力拓展新产品癸二酸市场,提升客户份额,因此长链二元酸业务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
除此之外,公司持续推动生物基聚酰胺及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开发和验证,可为现代物流、新能源装备、绿色建筑等众多领域提供绿色低碳材料解决方案。自凯赛生物于2023年6月发布定增公告拟引入招商局集团并签署业务合作协议以来,双方携手在加速热塑性纤维增强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应用推广中取得了很多进展,并相继完成了针对新能源装备、现代物流、绿色建筑等应用领域复合材料产品的样品试制,为后续产能有效释放及应用放量夯实了客户与技术基础。
基于对凯赛生物从0到1的技术突破和规模化生产的高度认可,以及公司携手招商局集团后的产品应用开拓成果的重视,双方迎来了“产投之城”——合肥的加盟。2024年5月,凯赛生物与合肥市政府、招商局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各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产业政策引导、应用场景打造、生物制造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打造合成生物材料产业集群。
在合作协议签署大会上,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张红文表示,合肥把合成生物作为市级五大先导产业之一,出台了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行动,成立了合成生物研究院,已经集聚了30多家产业链企业。
随着上述战略合作的推进,今年8月30日,记者从天眼查动态信息中获悉,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出资3000万元成立安徽禾纤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00%,或将成为“链主”凯赛生物加盟合肥后启动的第一步产业布局。
以合成生物武装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众所周知,2024《政府工作报告》中,生物制造产业已被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从产业层面看,生物制造具有国家战略性意义,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绿色低碳产业。而作为生物制造的主要方式,合成生物今年以来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10月1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天津开展合成生物促进发展和科学监管的调研座谈。会议指出,合成生物代表未来发展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合成生物产业健康发展。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举措,积极推进合成生物产业健康发展。
除了上述政策端给予合成生物行业的支持外,在市场普及方面,在中国科协及部分全国学会支持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联动《东方时空》栏目精心打造“新质生产力在中国”第二季:围绕未来产业推出《未来实验室》系列报道中,重点关注了上海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情况。其中对于凯赛生物设计的生物基尼龙材料进行了重点报道,凯赛生物副总裁杨晨在节目中对该材料的性能介绍时表示:“比强度,生物基尼龙材料大概是钢的两倍、铝的五倍,(并)实现了材料的轻量化。公司产品已经在建筑、新能源电池外壳、光伏边框、风机叶片等领域有了许多应用,将有望推动材料领域的新变革。”
随着2024年多项政策的落地及2025年或将迎来的产业升级,凯赛生物作为“国内合成生物学第一股”,在携手政府及产业方形成联动后,将聚力打造合成生物材料产业集群。正如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刘修才此前在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在“合肥市-招商创科-凯赛生物”的合作框架下,凯赛生物计划从事三方面业务,包括:生物基材料的应用场景开发、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构造人工智能机器人高通量“AI+BT”研发平台。
(责任编辑: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