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装箱内,蔬菜幼苗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种植者轻触屏幕,就能随心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关键生长要素。
这般充满“赛博朋克”风格的种植场景,并不是博人眼球的噱头,而是一场农业种植比赛中实打实的日常,它生动展示了各参赛队伍在技术创新上的积极成果。
15位大众评审对6支团队种植的生菜进行食味品鉴。倪永孝摄
据了解,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至今已举办四届,本届大赛要求各参赛队伍将20英尺的集装箱改造成“新农田”,并设计智慧种植方案进行生菜生产。历经160多天,六支决赛队伍在单产、总产、种植效率与能耗上均取得新突破。
最终,综合各项评分,中国农业大学赛博农人队夺得冠军。该队凭借数据分析和智能调控,将集装箱种植生菜的栽培面积和生产效率提升到了0.33千克/平方米/天,而每公斤生菜的耗电量降低至12.25千瓦时。
上海农科院团队在约42立方米空间内,一茬生菜产量超300公斤,品相与食味俱佳,获大赛二等奖及“最佳风味奖”。叶菜侠队、绿叶先锋队并列第三,叶菜侠队凭460克“菜王”拿下“最高单株重量奖”,用电量最低的室墨司源队荣获“最佳节能创意奖”。
荣誉背后,是各队不懈攻克种植难题的艰辛历程。相比传统种植,集装箱植物工厂具备高产高效、生态智能的优点,但建设运营成本高,降本增效成为该模式大规模推广面临的首要难题。
赛博农人队作为上届“最佳节能奖”得主,本届大赛大胆运用冷源接入、冷凝水回收等节能技术,种植架则选用传统层架式。
“如果将这套方案应用到大型植物工厂,每公斤生菜的用电成本可以降到行业领先的10度电以内。”队长杨浩表示,这次既“大胆”又“保守”的方案不仅获得了很好的种植效果,也让他们看到了其他团队的创新与优势。
在这场科技与农业融合的比赛中,青年科学家各显神通,充分调动创新智慧,将比赛推向新高度。
山东的 “产业派” 叶菜侠队采用线性控制系统与“豪华”通风设计,让作物在人造环境也能惬意生长,收获单株均重超300克、一株460克的“菜王”的好成绩。队长解晓巍赛后称,把作物当人照顾才有此成果,还打算与“学院派”合作,深入分析“浩克生菜”。
绿叶先锋队省去“操作舱”,将空间利用率提升至2.8倍,凭近 290千克产量获第二名。队员孙维拓表示,赛后会在多方面发力,计划冲击世界水平。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颁奖典礼上,拼多多高级副总裁、首席发展官朱政表示,愿携手各方力量,搭建起一个开放、包容、合作的平台,旨在激发社会各界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热情,共同探索智慧农业的新路径。
“比赛中创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朱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