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6月29日至7月2日在长沙举办。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提出10周年,令本届博览会备受瞩目。国际贸易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经贸合作是中非合作的“压舱石”。过去几年,虽然面对新冠疫情的肆虐冲击,但双方经贸合作和投资依然逆势上扬,彰显韧性和活力。后疫情时代,中非经贸合作将焕然一新,进入提质升级新阶段,迎来更多合作与发展机遇。
从马达加斯加到乌干达
本届博览会上,农业作为中非传统合作领域展现出更高的技术含量。黑龙江荣霖国际总经理黄矿前段时间刚前往卢旺达考察,此次来博览会想对接更多机会。“我们计划在卢旺达做农产品初加工,包括蓖麻辣椒等,然后运回国内精深加工。我们先开始从育种疫苗培训当地人种植,然后逐渐扩大规模。因为那边的人工、土地比较便宜,资源比较好,而且一年12个月的天气都是可以种植的。”黄矿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
同样参加本届博览会的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是湖南省主要的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已成功在非洲20多个国家成功进行杂交水稻品种的试种。据负责人介绍,公司研发的杂交稻品种在非洲多个国家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和产量优势。其中在马达加斯加累计推广杂交水稻40000公顷,平均稻谷单产是马达加斯加稻谷平均单产的2倍。《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自2007年开始中国与马达加斯加开展杂交水稻技术合作。其中,湖南省的20多位农业专家先后走进马达加斯加,将中国南方的杂交水稻种子,播撒到多个重要的水稻生产区域,帮助当地民众实现粮食自给的梦想。
博览会展出的成果仅仅是中非在杂交水稻领域合作的冰山一角。“我从没有见过这么高产的水稻!”45岁的乌干达农民罗伯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是中国的农业专家手把手教自己水稻种植技术。目前中国帮乌干达农民种植的杂交水稻产量是本地高产品种的3倍,杂交小米的产量,也约为当地常规品种的2到3倍。“我相信中国农业技术专家,希望有机会去中国学习杂交水稻和其他新的农业技术。”罗伯特这样表示。
新能源和基建热情
基础设施合作也是中非经贸博览会的重头戏。在6月29日的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论坛上,赞比亚基础设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部长查尔斯·米卢皮表示,赞比亚政府正在投资清洁能源技术,当前赞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已经合作建立了生产电动汽车价值链电池的经济特区,两国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其中95%以上是以原材料的形式出国,因此我们邀请潜在的投资者能够抓住这一机会,投资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和其他相关的配件。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馆公使泰利拉在6月30日的论坛上表示,中国在新能源方面一直具有优势,非洲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希望未来能够见证中国企业和非洲企业之间广泛而富有成效的伙伴关系,改善非洲的电力供应,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并且促进能源安全。
对于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渴望,正在激起非洲的新一轮基建热情,这也让中国工程机械设备企业看到机会。据参展的中联重科负责人介绍,由于非洲地区对工程机械设备的价格更加敏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程机械设备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而且质量过硬,售后服务比较健全,适销对路。因此中国工程机械设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湘非联博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张新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十分看好非洲的投资机会,首先是新能源光伏和汽车,当地太阳能资源很丰富,同时还在关注利用当地资源做农产品的深加工,未来还会关注工程机械板块。
连续14年排在第一位
“中国的经济发展跟非洲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尼日尔商业部长阿哈达·阿卡奇在展会期间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非之间有很大的合作潜力,中国连续14年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给非洲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激发了非洲人发展经济的决心。阿卡奇告诉记者:“有中国的石油企业到尼日尔投资开发,项目很艰苦,其他外国企业并不愿意去做,但中国企业更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完成了这个项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蓝庆新6月3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非贸易取得好成绩得益于中非经济合作关系的良好以及双边关系的稳定,这是最根本的压舱石。非洲经济增长的势头良好,有较强外需,而中国的高质量高性价比产品正好能够满足其市场需求。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等创新贸易方式给中非经贸合作创造了发展新机。
蓝庆新认为,中国的产品在非洲颇受欢迎,这有助于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一定程度上对冲西方等国家对中国“脱钩断链”的企图。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非经贸关系将更为紧密。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宋微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由于部分西方国家保护主义抬头,其对非洲的支持也呈现政治化的倾向,给非洲国家的合作项目提出各种苛刻条件,甚至要求非洲在国际场合中‘选边站队’才能得到支持。”
宋微认为,在部分西方国家叫嚣对华“脱钩”的情况下,中非经贸关系扮演着全球经济稳定器的作用。非洲能够为中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的来源地,中国则是非洲最真诚的发展合作支持方,持续为非洲提供发展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凯鲁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世界许多国家支持。一些西方国家试图通过遏制中国的开放和发展来与中国“脱钩”和“去风险化”,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在过去的10年里,坦中两国间的贸易增长了200%以上。我们看到了双边投资的增加,成千上万的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我们也看到了非洲的基础设施的得到发展,感谢中资企业建设了这么多港口、道路。”凯鲁基这样表示。
【环球时报赴长沙特派记者 郭媛丹 涂蕾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