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河北怀来11月14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邱晨辉)今天,国家航天局在位于河北怀来的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成功进行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这也是我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
火星探测是当前主要航天国家的探测热点和空间技术战略制高点,已成为行星探测的首选目标。按照规划,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于2020年择机实施,力争一步实现“绕”“着”“巡”三大目标,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
其中,安全着陆是火星探测任务最艰巨的挑战之一。据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介绍,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发射后,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才能飞行至火星,而最后在火星降落,只有7分钟的时间——这个过程将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火星的自然环境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比有很多不同,其重力只有地球的1/3。为了模拟在火星重力环境下的着陆,科研人员需要在地面进行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并为此打造相应的试验场。
当天进行试验的河北怀来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是亚洲最大的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在现场看到,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模拟了着陆器在火星环境下悬停、避障、缓速下降等多个过程。
张荣桥介绍,当天试验主要模拟的是,着陆器在70米的高空脱离主体航天器,然后下降,在67米高空悬停,寻找火星表面适宜着陆地点,之后避开障碍物,降至20米的高空。“这一试验可以模拟着陆器在火星表面着陆的整个过程,可对着陆器的设计正确性进行综合验证。”
记者还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进展顺利。此前,相关载荷已经基本确定,探测器共有13种有效载荷,其中环绕器上有7种、火星车上有6种,涉及空间环境探测、火星表面探测、火星表层结构探测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