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工智能抓捕癌细胞、机器人远程手术?高科技真的能代替医生吗?)
你能想象吗?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快速识别抓捕癌细胞。在医疗领域,前沿科技还能为我们带来哪些重大突破?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医生?
在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的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指出,医疗的基本模式是医生和病人,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还是纳米材料、手术机器人、靶向治疗,都是医生使用的工具,是一种手段,它可以支撑、提高我们的医疗水平,但是它不能替代医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詹启敏:通过大数据,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中国哪个地区容易犯哪种病,病因跟什么有关系,跟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有关系。在临床上也是这样,哪一类病人对什么药物较敏感,对哪种药物副作用反应较大,大数据都可以帮我们分析得很清晰。在之后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把被动和盲目性逐渐抹掉。
例如,体检时,很多人发现肺部上有一个结节,现在人工智能逐渐走到了前台,它把临床上对肺部结节已经读过的片子,得到准确临床结果的资料进行学习。当它看了几万张、几十万张片子后,准确性就非常高了,它可以判断出哪个是良性的,可以不做手术进行观察,哪个是恶性的,需要做手术,目前甲状腺结节也在做同样的实践。
人工智能可以瞬间抓捕癌细胞,就像安防的摄像头,它只需要把片子输进去,自己就会读,当它辨别这是肿瘤细胞的时候,就会告诉你,还有白内障的人工智能诊断,在这些领域目前都进展较快。
最近还有比较重大的进展,第一个是北京积水潭医院的专家,通过人工智能远程交替地操纵两台异地的机器人。两个手术在哪儿做呢?一个是在嘉兴,患者是腰椎骨折;另外一个患者在烟台,患者胸椎的椎体爆裂骨折。医生在北京通过人工智能操作机器人,在嘉兴和烟台远程进行两台手术。
除了这种手术之外,诊断也一样。做一个检查时,未来的诊断仪器可以瞬间通过网络和大数据,把这个片子发到北京、上海,两边的医生就可以同时读片。
我们今天进入到人工智能阶段,大家经常会问,现在的科学手段这么发达,科学手段可以解决这么多问题,那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医生?
答案是不会,医疗的基本模式是医生和病人。科技手段,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大数据、纳米材料、手术机器人、靶向治疗,它都是医生使用的工具和一种手段,它可以支撑、提高我们的医疗水平,但是不能替代医生。
同时,根据我们对医疗服务的定义,医疗服务不仅仅是医疗技术服务,医疗服务是医疗技术加上医学人文。因为医学不仅仅是科学,还是人学、社会学,所以医学人文的情怀是永恒的。我们要让这些高科技产品,包括人工智能等变得有温度,就要把医学人文融入到科技发展,融入到人工智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