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州6月23日电 (记者 林玲)刷脸就可建档、就医、取药……在位于福州新区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以下简称华山医院福建医院)里,病人就诊可不用携带身份证和医保卡,仅凭“一张脸”就能轻松实现全场景、全流程就医。这是福州新区大力推动智慧医疗建设的成果之一,也是智慧医疗为患者带来便捷体验的缩影。
2015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福州新区。福州新区成为全国第十四个、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日前,中央媒体“福州新区行”采风活动在此举行,记者随行探访了这片涌动着蓬勃生机的新兴之区。
图为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的手术室可视化运营中心。 成文雄 摄据福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斌介绍,福州新区正充分发挥“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的政策优势,大力推动智慧医疗建设。位于福州新区的华山医院福建医院是全国首批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之一,也是福州新区推动建设数字新区、宜居新区的关键举措。
记者在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看到,大数据已融入医院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5G应用等新兴技术和创新管理,医院已建设刷脸就医、智慧病房、手术室可视化运营中心、电子云胶片等系统,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标准化、集成化、移动化、智能化、区域化和业务的全面互联互通。
“建设智慧医疗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效率,把护士还给患者,让医疗更具智慧。”华山医院福建医院院长康德智表示,当医生护士不再为繁琐的信息收录而忙碌时,他们就有更多时间照顾患者。此外,“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路”也能够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
同样位于福州新区的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正运用数据赋能中医新生态。
走进该院的骨伤康复一科,一位患者正在接受浅针术治疗。只见医生并不将针尖刺入皮肤,而是将针尖点按在患者的肌肤皮表上,并用手指在针柄处上刮下推,令浅针产生微弱震颤刺激而作用于人体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
浅针术特色疗法在福建省内闻名的要数“吴炳煌浅针术”,它于2019年入选福建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14年,“吴炳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成立,康复医院骨伤康复一科主任蔡树河作为吴炳煌浅针术的学术继承人,成为工作室的负责人。
“吴炳煌老师有着高超的施针手法,如何对手法进行采集和保护一直是一个难题。”蔡树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数据和智慧医疗的介入让这一难题的破解找到了方向。
通过大量收集研究吴炳煌老师施针的视频,蔡树河与其团队通过电子仪器采集分析施针手法,通过大数据进行对比整合,计算出施针的方向、力度以及震颤频率。基于采集出来的数据,智能浅针助眠仪、浅针治疗腕表等数字产品被相继开发,智慧医疗和中医针灸手法的碰撞让蔡树河深刻感受到“数字中医”的可行性。“运用好大数据不仅能够传承和保护浅针术,更能为广大患者带去福音。”蔡树河如是说。
中央媒体记者探访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了解浅针术疗法。 成文雄 摄健康医疗数商总部基地落户福州新区、连续三年发起并主要承办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医疗赛道……除了支持重点医院的建设外,福州新区亦在多方面推动智慧医疗的深化与落地。
陈斌表示,未来,福州新区将继续借力“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机遇,重点发展精准医疗、生物制药、健康医疗大数据、养老保健等产业,将福州新区打造为现代医疗开放发展先行区、国际高端医疗集聚区、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引领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