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一位孕妇陈女士(化名)在医院得知,腹中胎儿被检出嵌合体超雄综合征。此前,“超雄”相关话题屡次冲上热搜,使许多人对“超雄儿童”心怀恐惧。网民们都劝这位孕妈把孩子打掉,并列举了很多超雄综合征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如暴力、发育迟缓、犯罪、无法生育等。陈女士在7月20日更新视频称已经决定终止妊娠,并呼吁网友不要再妖魔化“超雄综合征”。
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超雄综合征属于一种基因异常。但是,其影响与后果,却与许多网友误以为的情况不同。在很多人看来,雄性比雌性更具攻击性,XYY具有两个Y染色体,因此推断“超雄综合征”具有双倍的攻击性。有些人甚至更加夸张,称这种基因为“魔鬼基因”,其携带者为“天生坏种”。不难看出,这些看法并非基于科学,而是根据生活经验、“想当然”得出的结论。
除了这种经不起推敲的“推理”之外,过去国外某些不严谨的调查,也是“超雄综合征”被妖魔化的理由之一。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有学者针对几百人开展犯罪率调查,发现其中有几位罪犯为XYY染色体携带者,于是得出了“XYY染色体携带者容易犯罪”的结论。许多妖魔化超雄综合征的言论,都引用了这一研究。然而,立足学术规范,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项调查数据量太小,根本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任何群体当中都可能出现犯罪分子,“超雄综合征”群体当然也不例外。夸大“超雄综合征”当中的极端个案,搞混了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辩证关系,由此得出的猜想和结论,并无多少科学性可言。
其实,与那些妖魔化“超雄综合征”的看法相反,当下,国内医学专家普遍认为:存在“超雄综合征”的人绝大多数都很正常,其智力发育、生育能力等,与正常男性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对孕妇而言,了解到胎儿存在超雄综合征后,只要对相关风险有科学认知,选择流产或是把孩子生下来都没问题。但是,社会舆论还应扮演正确角色,传递符合医学常识的认知,而不应为妖魔化特定病症的误解推波助澜。
在基因检测技术尚不够普及的背景下,很多拥有XYY染色体的男性,或许一生都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异常,与周围人相处得很好。但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在孕产领域的运用日益普遍,“超雄综合征”的发现率必然提高,会有更多孕妇面临与陈女士相仿的困境。尤其是,“超雄综合征”的社会关注度日益增加,但与之相关的错误观念仍然比较普遍时,这个群体很可能难以平静生活,而被卷入各种不必要的纷争之中。
生育是许多家庭都关心的一件事,妖魔化特定基因异常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错误观念和偏见虽然无形,却具有很强的杀伤力,普通民众还应注重培养个人科学素养,在自己并不真正了解的科学问题上谨言慎行。专业性很强的医学问题,应该交由专业人员来解释,而不是根据字面意义望文生义,否则就算初心再好,也可能办了坏事、帮了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