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要求,我国于2023年开展(以下简称“五经普”)。当前,五经普正处于全面组织实施的关键时期,2024年1月1日即将开始经济普查入户登记。
与以往历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五经普最大的变化是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
相较于人口普查、经济普查而言,投入产出调查似乎并没有那么耳熟能详、广为人知。什么是投入产出调查?有何意义?为何要与五经普统筹开展?又要如何开展?
投入产出调查服务于投入产出核算
投入产出调查是一项经国务院批准的,每五年开展一次的大型基础性统计调查,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及产品的投入和产出结构情况进行的调查。投入产出调查主要服务于投入产出核算,后者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投入”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动力、各种服务,以及劳动力等,包括中间投入和初始投入(增加值)。“产出”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可用于中间使用(进入再生产环节),以及最终使用(包括消费、资本形成和出口)。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自20世纪30年代提出后,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并不断发展,日臻完善。联合国于1968年正式把投入产出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内容。
投入产出核算将增加值、总投入、总产出这些国民经济总量指标,以及与总量指标相关的投入和使用结构整合在一张表中,重点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
投入产出核算包括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投入产出表和供给使用表,以及开展投入产出分析三个阶段性工作。
第一阶段是进行投入产出调查,这是投入产出核算各项工作的源头和基础,为编制投入产出表提供主要的基础数据。
第二阶段是编制投入产出表和供给使用表,这是投入产出核算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其中,投入产出表是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在1936年前后提出和创立的,展示了一国经济活动中的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相关信息,是定量研究投入与产出间关系的重要工具,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
第三阶段是开展投入产出分析,宏观投入产出分析能够为各级政府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效进行国民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微观投入产出分析为企业加强内部成本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经普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
“投入产出调查是为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组织实施的一项大型调查,在逢2、7的年份开展,目前已顺利实施7次。”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蔺涛称。
自1987年投入产出调查正式开展以来,我国已编制了7张投入产出基本表和7张投入产出延长表,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相比经济普查,投入产出调查是对生产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的调查。在制度方法和组织实施上,之前的投入产出调查与常规调查及经济普查是相互独立的,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方式、调查时间及调查内容不一致。
为了更好发挥两项调查数据价值,统筹总量与结构,满足宏观经济管理对统计数据的要求,在深入推动统计现代化改革的背景下,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为契机,国家统计局统筹开展经济普查和投入产出调查,同时收集经济总量和结构数据,实现经济总量数据和结构数据的有效衔接,编制部门分类更细、颗粒度更高的投入产出表和供给使用表,同时又避免连续两年开展大型调查,从而减轻基层整体负担,提高调查质量。
据介绍,2021年下半年,国家统计局在山西等6个地区组织开展专项试点,论证统筹开展两项调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试点结果表明,在经济普查年份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利大于弊。
一是统一调查时间,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收集基层数据,有利于提高统计调查数据的协调性。
二是统筹布置调查任务,可以消除重复调查内容,整合重复环节,有利于优化调查项目、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三是协调调查结果,有利于实现经济总量和结构数据的更好衔接。因此,国家统计局决定将投入产出调查内容纳入经济普查统筹组织实施。
采取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投入产出调查
投入产出调查将如何开展?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分别是什么?又将采取哪些调查方法?对此,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曾宪欣做了详细介绍。
他表示,投入产出调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部分农林牧渔生产经营单位(户)和法人单位。本次调查中,第一产业投入产出调查通过一次性专项调查方式开展,第二、三产业投入产出调查与经济普查统筹开展。
调查内容包括四部分:一是投入结构调查,调查对象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重点调查单位。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调查,调查对象为计划投资4亿元及以上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部分4亿元以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三是运输费构成等典型调查,在重点调查单位中选取一定比例的单位进行典型调查。四是进口货物使用去向调查,由海关总署负责选定调查单位。调查方法结合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调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调查登记时,时点指标填写2023年12月31日数据,投入结构表的时期指标填写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数据,典型调查表的时期指标填写2023年4月1日至6月30日数据。
调查分工采用“条块”结合,由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投入产出调查组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铁路运输活动、货币金融和其他金融活动、保险活动、资本市场服务活动和进口货物使用去向,分别由铁路运输业普查机构、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和海关总署负责制定调查方案、组织实施调查和数据加工处理。其他调查由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投入产出调查组统一负责。
投入产出调查在国民经济核算、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强大的数量经济分析工具,能够清晰反映经济系统内外各部门间的联系,尤其在经济分析与政策模拟、环保与污染排放研究、国际贸易关系研究等重大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教授杨翠红表示。
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利用供给使用表和投入产出表,在产业发展、产业结构演变和全球价值链等领域开展分析研究,为国家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制定有关政策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撑。根据投入产出调查数据编制的投入产出表不仅可以分析各个行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投入产出模型,还可以进行投资、进出口、就业、工资、税收等政策模拟,从而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杨翠红教授说,“比如,基于投入产出表,可以测算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促消费政策等对经济和就业的拉动等。举例来说,一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需要大量钢铁、水泥、设备器具等各类产品投入,相关部门就需要增加投资和扩大生产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与此同时也会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增加也会扩大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将从多个行业拉动经济和就业增加。问题是能够增加多少呢,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给出准确的定量测算”。
此前国家统计局开展了7次投入产出调查,基于调查编制的投入产出表为国民经济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
学者专家们通过开展投入产出分析,聚焦数字经济与其他产业关联程度、数字技术要素投入对行业利润率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走向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交通资源禀赋优势对地区产业链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关系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科研成果。
通过投入产出调查,企业可以全面掌握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产出和销售的全流程信息,有助于加强生产经营分析,不断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对此,有企业人员表示,投入产出调查可以推动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工作,为企业提供生产信息,投入产出可以将企业会计、统计、业务三种核算协调统一,推进企业计量管理标准化等。
投入产出方法不仅运用于宏观经济管理,在微观经济管理中对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科学制定企业生产计划,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制定企业目标管理办法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