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北保定1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 吕子豪)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1月3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时值2024年新年到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迎来10周年之际,该馆全新推出以“自然·生命·人”为主题、以“演化”为主线、呈现地球38亿年来漫长生命演化史的大型展览,备受瞩目。
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保定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总建筑面积约7.31万平方米,目前推出的展览设有“地球脉动”“远古海洋”“恐龙帝国”“哺乳新生”“灭绝之殇”等多个主题展厅,展馆以古生物化石、现生动物、岩石、矿物等自然资源为载体,集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系统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生命起源与演化历程、生态保护理念,是一家面向世界的具备超链接、超共享、全开放功能的现代化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
1月3日,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建成后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图为该馆“镇馆之宝”之一的世界唯一中华猛龙“董氏中华猛龙”骨架化石。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所长邓涛研究员表示,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建成开馆,既为该所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又为当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新的契机。他希望该馆通过后续开放运营,发展成为一家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博物馆。
有高度方面,在运营理念上时刻要有丰富公众精神生活、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意识,充分利用各类藏品开展公众教育和社会服务,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进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1月3日,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建成后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图为该馆展出的猛犸象骨架化石。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有厚度方面,一是藏品丰厚,通过多种途径实现馆内藏品的多样化、丰富化、系列化;二是研究深厚,藏品不仅仅是陈列展示,还要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学术立馆的工作导向,潜心钻研,不断提升自身的行业地位与国际影响力。
有温度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优质的公众服务,创造良好的参观环境,将博物馆打造成为一处有温度的友好空间,一座近悦远来的文化场所。同时,深入发掘藏品内涵,传播自然知识,讲好自然故事,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
1月3日,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建成后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图为该馆巨齿鲨化石。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馆长金海月介绍说,该馆集研究、收藏、保护、展示和教育功能于一体,除多个主题展厅外,还拥有两个大型临展厅、5D和飞行两个特效影院、好奇中心和小剧场,开馆之后将陆续开启。目前馆内展品约有6000件,其中许多为世界唯一的化石标本,包括世界唯一中华猛龙“董氏中华猛龙”骨架化石、已知世界最早有颌鱼类“奇迹秀山鱼”化石、大陆漂移的证据“水龙兽”化石、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三维保存翼龙蛋、世界上已知个体最大的马“埃氏马”头骨化石等镇馆之宝。
1月3日,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建成后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图为恐龙人偶在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她透露,2024年春节期间,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将推出“龙年、龙馆、龙展”的龙年特展。未来,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的强大学术力量,该馆一方面将致力于打造成为青少年开拓视野、激发好奇心的第二课堂,另一方面也将致力于科研队伍的培养,争取建设成为一个在国际上拥有重要地位的研究型博物馆。
1月3日,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建成后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图为该馆大门入口。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当天开馆活动现场还推出“博物馆奇妙之旅”科普趣玩活动、“我与恐龙的亲密接触”观影活动,并举办“岩石里的生命奇迹”科普论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多位专家分别带来《从“鱼”到人的生命进化之旅》《脊椎动物演化数字化探索》《恐龙之旅——跟我一起挖恐龙吧》等科普报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