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连锁化固然是大势所趋,但这并不代表单体酒店就只能“被连锁”,在这个强调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时代,单体酒店依然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间。
近日,印度酒店品牌“OYO”分别与美团、携程达成了业务合作,此后OYO每年要分别向两家平台支付保底的4亿元以及2亿元左右的“通道费”。此外,华住集团也联合IDG资本投资了“H酒店”,宣布要在2022年底让中国市场上超出20000家的单体酒店挂上“H酒店”的招牌。
在旅游业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中国市场,这种酒店品牌与线上平台之间的合作本是常事,但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引人注目的酒店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市场上迅速发展的OYO本来是在大刀阔斧地“收编”单体酒店,并且坚持不与第三方OAT(旅游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合作的,可现在却也不得不“低头”。
OYO这类品牌之所以能在中国发展迅速,其投资方软银、红杉等强大的资本力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在看来,即使有名有钱,OYO、H酒店等还是不得不向从前不肯妥协的第三方线上平台“服软”。
这种变化对于不属于任何集团也不加入任何联盟而自主经营的单体酒店而言,更近乎于一种“妥协”,也突出了连锁成为必然趋势的现实。加之单体酒店固有的某些缺陷,改变迟早要发生。
然而单体酒店的未来难道就只有向第三方平台和大型集团“妥协”这一条路吗?酒店连锁化固然是大势所趋,但这并不代表单体酒店就只能“被连锁”,在这个强调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时代,单体酒店依然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间。
所谓单体酒店,也就是独立酒店。与如今遍地开花的连锁酒店不同,单体酒店由个人、企业或组织独立经营,零散地分布于多个城市中,背后没有集团,也没有什么连锁加盟的形式。在中国的酒店市场中,单体酒店占的比重高达80%,数量相当可观。
如此庞大的比重自然引起了多方注意。例如华住集团最近就很想分单体酒店这块“蛋糕”。一直以来,连锁酒店的加盟条件严苛,加盟费高昂,让许多单体酒店难以加入。对此,华住采用了降低门槛和费用的“软品牌”方式,减轻单体酒店的加盟压力。
另一方面,华住也通过投资H酒店这类原本在做单体酒店“轻连锁”模式的品牌来“收服”更多的单体酒店。何谓“轻连锁”模式?以OYO为例,该品牌于2017年11月进入中国市场。从深圳开始,3个月之后就已在200个地级市开了3500家酒店。到今年5月,OYO在全中国有超出10000家酒店,续约率高达97%,并对外宣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单品牌酒店和中国第二大酒店集团。
在速度方面,OYO可谓一马当先,用他们的话说,先实现规模化,而后才能凸显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优势。该品牌以三线城市及以下的无品牌、无运营经验、收益低下的单体酒店作为主要目标,不收加盟费,并与单体酒店方面“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而H酒店对单体酒店实行“不收加盟费只收管理费,在推广阶段只抽取营业额3%”的规定。
相比于第三方线上平台对酒店收取的20%甚至25%以上的佣金,这些品牌开出的条件对于受连锁酒店挤压的单体酒店而言确实是极具诱惑性的。虽说单体酒店的运营模式看上去不受制于任何资本与势力,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从2000年开始,连锁酒店凭借自身品牌、系统、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酒店市场,单体酒店虽然在数量上还保持主流,但在地位上却大为下降。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单体酒店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
从整体形势来看,单体酒店管理水平普遍较低,通常缺乏专业团队打理,而且常常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不少环节缺乏保障。连锁酒店在这方面则发展到一个相当完善的程度,管理团队通常经过专业培训,质量、标准等多方面统一,自然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会员制度方面,单体酒店同样缺乏有效的营销和维护模式。尤其是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单体酒店普遍缺乏对OTA的重视及对相关资源的掌握,通常只能通过传统的线下渠道获客,这样的获客方式极易遇到瓶颈,也就不容易产生十分显著的效果。
而连锁酒店不同,它们有雄厚的资金,有广泛的资源,能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和OTA等先进的方式迅速建立庞大的会员体系,并且通过各种活动增加用户粘性,在数据安全方面也比单体酒店能给客户提供更多保障,自然也就更有可能获得用户青睐。
此外,由于单体酒店多为“单打独斗”的模式,而不像连锁酒店那般有组织、有秩序地存在,所以在物料采购、广告议价等方面都容易“吃亏”,因而经营风险也就相应提升。相比之下,连锁酒店在这些方面拥有更多“话语权”,所以经营风险也就大为减少,也使酒店连锁经营模式更易发展。
虽然连锁经营模式的好处如此之多,但由于其进入门槛高,加之许多酒店并不愿意依附于某一品牌,所以单体酒店数量仍占优势。然而时代在变化,不少单体酒店的经营者也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一些改变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
恰好OYO、H酒店这种赋能单体酒店的品牌在此时出现,它们不像连锁品牌那样有高门槛,也不像第三方平台那样抽取高佣金,再加上背后有不可小觑的资本力量在推动,在中国市场中迅速崛起也就不足为奇。然而现在这样的品牌都纷纷与第三方OTA平台和连锁酒店品牌有了“瓜葛”,很可能使得本将希望寄托在它们身上提升经营能力与获客能力的一众单体酒店“失望”。
如此看来,单体酒店向连锁品牌和OTA平台“低头”,甚至被“连锁化”似乎是宿命。不过单体酒店的市场生存空间之所以严重缩水,不仅是因为单体酒店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也是由大环境的发展所致。若是认真追究起来,连锁酒店也有不少缺点,就算单体酒店有一天都被“连锁化”了,酒店市场也未见得就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况且在这个多元化与个性化愈加凸显的时代,一味向连锁模式和OTA平台“妥协”也未见得就是单体酒店唯一的发展途径。
虽说连锁酒店的总体数量未及单体酒店,但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如今放眼望去,本来寥寥无几的五星级酒店比比皆是,品牌连锁酒店更是随处可见。从表面上看,连锁酒店数量的迅速增加能够给人们带去更多便利,然而这种连锁酒店的模式几乎是千篇一律,甚至出现数量过剩的局面。当这一数量超过限定的阈值,就容易引发人们的疲劳感,并且也不是很契合当下消费者对个性的追求。
这种连锁品牌对单体酒店的收购,说白了就是资本的一种“游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借助互联网满足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住酒店自然也在其中。携程、美团、去哪网等第三方线上平台成了国人住店之必备应用,这使它们成为了强大的获客工具,也吸引单体酒店及相关品牌倾向于与这些OTA平台合作。
但任何平台或集团都不会无缘无故帮助酒店获客,既然选择依附妥协,就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或是像OYO一样付出不菲的金钱,或是像那些连锁酒店一样将自己从店面设计到管理流程都整齐划一,或是在赚取的钱里给第三方平台不菲的抽成。
然而做出妥协就能保证今后一帆风顺了吗?受制于人的滋味始终不好受,不仅要把自己的所得分给别人,还得按别人的标准来。此外,大平台还会考虑自己的酒店生意,例如携程去年成立的丽呈酒店集团,集合了全国范围内一二线城市的高级酒店,凭借大数据等技术和积累的服务经验,也想在酒店市场中分一杯羹。
如此一来,单体酒店即使是“被连锁”,也不会成为受太多重视的“宠儿”。而且一旦为资本所驱使,就得忍受资本逐利的本性。就像OYO,虽然在资本的支撑下疯狂扩张,但由其整合的单体酒店在5分制下,平均OTA评分仅为3.9分,可见数量也不代表质量。
由此可见,“被连锁”对单体酒店而言并非什么好出路。资本的力量固然强大,但如果一个市场全部被资本驱使,那么其未来可发展的空间很可能会迅速缩减。所以找些其他的出路,甚至是从连锁酒店的缺陷切入,未必就比依附于连锁品牌或资本发展的差。
连锁酒店虽有诸多优势,但其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注定其在个性方面不够突出。而单体酒店则可以凭借自由度更大的优势,将自己打造成海景酒店、美食酒店、SPA酒店等主题鲜明、极具个性的酒店,充分挖掘垂直市场,形成无法复制无法替代的品牌,必然有所收获。
当然,想要做成主题酒店依然有一定的门槛,所以这条路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单体酒店。对于既不愿依附大品牌和第三方平台,又没能力进行个性化探索的单体酒店而言,抱团取暖或许值得考虑。
如果单体酒店可以成立联盟,那么不仅能有更大的力量摆脱资本的钳制,降低被收购的风险,还能通过这种方式加快标准化进程,建设自主获客的渠道。倘若这种模式形成规模,也许就能成为中国酒店市场中一种新的形态。当然,想实现此种模式,更迅速的方式是有实力或是有影响力的品牌牵头。
总而言之,如今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不管哪种市场,产品形式都该参差多态,而非千篇一律。如果有一天映入我们眼帘的都是“规规矩矩”的连锁品牌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即使单体酒店当前处于弱势,也应该有发展的权利,这对整个市场的长远发展也是有利的。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最极客”(ID:zuigeek),作者:东方亦落,原标题:《“连锁”成酒店行业趋势,单体酒店被“收编”是宿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