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徐州风物贤美。跟随着文人墨客的脚步,10月24日,“文旅融合看江苏 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2019全国主流媒体专题采风团来到了徐州,走访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户部山古民居、汉画像石艺术馆,感受徐州非遗魅力。
众多周知,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缘结构决定了文化的开放和融合。徐州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呈现北方的雄浑粗犷,如徐州梆子、邳州跑竹马等;有的兼具南方的灵秀俊美,如柳琴戏、丰县四平调、徐州香包等,充分体现出“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地域特色。
看展馆 扬汉文化之美
一部《国家宝藏》的热播,让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国宝热”,那些穿越时空的文物不禁令人好奇且神往。2019全国主流媒体专题采风团记者一行来到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汉画像石艺术馆里的画像石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现实生活等内容,包含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是汉代社会的一个缩影。
逛民俗 感受匠人精神
在徐州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有一处网红打卡地“手创者手工场”,独立的院落、木质结构的房屋,使它融于又区别于都市,放松心情的同时又可以发现无所不在的手作之美。这里以文化为切入点,最终的愿景是想让传统文化和文创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艺术无高界,高手在民间。徐州泥塑代表性传承人郝敬明正在创作《爷孙乐》,作品憨态可掬,吸引记者们驻足欣赏。郝敬明说,他的爷爷、父亲都是泥塑艺人,从小就痴迷泥塑。惟妙惟肖的“小泥人”在烙馍馍、种地、包饺子……泥塑朴素沧桑的感觉,体现出民俗文化的特点。
一座户部山,半部徐州史。户部山民居是规模最大的建筑群落,一直被认为是徐州的人文家园和精神高地。
沿着积善堂门前的磨坊,穿过伴云亭,到了翟家大院上院,记者们真切感受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致与华美。户部山上看非遗,珍藏着千年的文化与传承,剪纸、泥塑、烙画…看似寻常的艺术品,却凝聚着手艺人的智慧与情感,诉说徐州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
如今徐州最火的民间艺术品一定是“真棒”香包,徐州香包从造型上看以新、奇、美、真为特色,色彩强烈,造型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香包内装中药,以驱避蚊虫、御邪防病,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徐州香包产业吸收带动周边乡镇就业,历史悠久的乡土文化项目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酷爱民间艺术的王桂安,专注徐州传统民俗工艺品创作。他用泥巴做的虎头和虎尾,皮革肚里插个哨子。手拿着“叫虎”的头和尾往中间一推,红色的虎嘴里发出“啊呜,啊呜”的声音。
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徐州剪纸艺术于精细中见匠心,秀美雅致。徐州剪纸传承人刘娇宏现场剪纸表演,被记者“围观”,只见她,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拿着红纸,折折剪剪,很快剪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画来。
串珠传承人鲁翠梅,原先只在书籍上看走线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她现在的作品逐渐扩大到动漫、卡通等小朋友喜欢的领域,材料上也选择亚克力、水晶、AB镀彩水晶。根据作品的难易度,简单的一两个小时,难的要花上半天时间。鲁翠梅介绍说,工作以后开始接触串珠,一开始是爱好,喜欢上钻研串珠后,觉得生活充满了快乐!
护成果 传播传承中创新
徐州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历史悠久,很多优秀的民俗艺术都是国家级或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目前,徐州市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个(徐州剪纸),国家级非遗项目9项,省级非遗项目68项、市级非遗项目159项,各县(市)、区非遗项目652项。
近年来,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指导各县(市)区相继建立了非物质文化展示馆、体验馆和传承基地,组织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各类非遗竞赛,定期开展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社区和军营等宣传展示一系列活动,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托现有的非遗体验馆、特色街区、传习中心(所)、工作室、工坊等场所空间再策划设计,形成独具徐州非遗特色的研学游、体验游等旅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