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营市勇担使命,抢抓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机遇,统筹推进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挖掘盐碱地农业综合生产潜力,提升现有盐碱耕地综合利用水平,初步探索出一条盐碱地综合利用新路径,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一、构建系统集成治理体系,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建设。坚持治水、改土、改种协同推进和“建、种、管”协同治理,推进节约化用水、生态化利用、智慧化监管,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一是聚力项目攻坚。以开展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为牵引,强化先进技术集成,探索不同类型的盐碱地治理模式,在全市40个项目片区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到2025年将提质改造盐碱耕地11.59万亩、新增耕地3.48万亩。二是创新集成治理。深化上农下渔、暗管排碱等工程工艺,探索渔粮饲轮作、果草间作、粮草轮作等改良新方式,形成灌排降盐、培肥控盐、数字测盐、适种抗盐等技术体系,推动盐碱治理由单一方案向“控盐—节水—减肥—降药—保育—增效”的综合调控技术体系转变,构建具有东营特色的盐碱地生态化“三级利用”模式。推行滴灌、喷灌、微咸水灌溉技术和次生盐渍化防控技术。其中,双层暗管排盐技术通过上层洗盐、下层控盐方式,可将土壤含盐量由16‰降至3‰。三是突出建管并重。对改造提升后的盐碱耕地,参照高标准农田管理,强化用途管控。科学确定改良期到稳定期的种植模式,严格监测土壤水盐动态和排盐系统运行状态,综合运用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改良工艺,防控土壤次生盐渍化。以省黄三角农高区1.5万亩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为样本,开展“节水控盐、改良培肥、绿色防控、涵养生态”集成实验和长效管护,实现土壤有机质提高22%以上,有益微生物提升4—7倍。
二、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推动盐碱地新品种攻关。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特色种业研发,选优种、育新种、推良种,打造盐碱地后备“新粮仓”。一是开发保护特色耐盐碱作物种源。率先开展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筛选,建设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圃),搜集保存耐盐碱粮食、牧草、油料作物、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4.3万余份,为保障耐盐碱作物物种安全和品种选育奠定种源基础。种质资源库(圃)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纳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实施“中国黄河入海口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点”项目,建立1.57万亩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在黄河口新淤地等片区划定7.46万亩野生大豆及其群落保育区,为选育抗逆特性强、蛋白含量高的耐盐碱大豆新品种积累丰富的遗传资源。二是培育耐盐高产优质新品种。发挥黄三角农高区引领作用,与大院大所合作,建成国内领先水平的耐盐碱作物分子实验室、育种加速器、育种标准化鉴定平台。审定、登记耐盐碱作物新品种20个,筛选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68个。其中,航天大豆新品系“东航D-95”最高测产571斤,“宇花18号”耐盐碱花生新品种入选国家粮油作物主导品种,“济麦60”新品种在4.5‰盐碱地亩产982斤。三是探索耐盐碱新品种推广应用。建立“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农户”推广形式,引进种业龙头企业,引导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相关企业建设15处耐盐碱大豆展示评价基地以及8万亩以上良种繁育基地,带头示范推广种植大豆、马铃薯、油菜等耐盐碱作物新品种20余万亩,“青麦11号”已推广种植68万亩,将“试验产量”转化成“大田产量”。
三、构建现代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盐碱地科研成果转化。围绕盐碱地的绿色开发和高效可持续利用,筑平台、引人才、育成果,打造盐碱地科创“强引擎”。一是搭建创新平台。健全面向全国的“1+3+16+N”盐碱地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体系,即1个黄三角农高区总部、3个全国分中心、16个综合试验台站、N个盐碱地特色产业创新基地,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与战略研究高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机制创新试验场、产业新技术策源地和国际合作交流中心。高标准建设东营现代农业示范区,吸引中科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山东基地等创新力量落户,打造智能农机装备中试研发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5个,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二是引育科技人才。搭建“一站式”人才服务工作站,畅通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营造“近悦远来”的一流人才发展生态。围绕盐碱地适生作物种质培育、微生物育种等研究方向,采取“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58家高校院所引进专家人才团队103个、879人。成立由8名院士领衔、28名全国盐碱地领域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国家盐碱地中心专家委员会,新设立4个院士工作站,集聚全国盐碱地领域最具权威领军人才。三是推进成果运用。按照“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试验基地+推广基地+规模种植”成果转化新模式,对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成果统筹推广和产业化转化,实施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STS计划等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84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26项,突破转化关键核心技术23项。设立山东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盐碱地综合利用分技术委员会,立项、发布耐盐性鉴定、盐碱地栽培、种子生产等盐碱地农业标准21项,为盐碱地农业发展提供权威标准依据。
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推动盐碱地特色产业升级。围绕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建集群、补链条、树品牌,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一是做大产业集群。突出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方向,大力发展粮油、瓜果蔬、林草渔等盐碱地特色农业,培育壮大现代种业、智慧农机、大健康功能性食品等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黄河口大闸蟹、滩羊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盐碱地特色产业集群。依托山东沿黄大豆产业集群,实施大豆全程信息化种植、功能食品研发等项目,打造50亿级盐碱地特色大豆产业集群。二是补强产业链条。积极发展盐碱地特色农品深加工、仓储物流、品牌营销,大力培育盐碱地农业+文旅等新业态,打造黄河口大米、大豆、滩羊、渔业等4条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目前,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91家,辐射带动农户21万户,其中滩羊产业链带动就业3万人以上,人均年增收达7万元。三是做优特产品牌。深挖盐碱地农产品独特价值和功能特性,实施盐碱地特色品牌强农战略,打造“黄河口农品、盐碱地特产”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2个、省级以上农产品知名品牌35个,东营被评为“中国对虾之都”,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品牌价值分别达31.93亿元、11.63亿元。
(责任编辑:李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