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得见时间的房子,触得到温度的法式古建新魂
1930年2月,清末民初的政坛元老朱启钤关注到古建筑问题,又因发现《营造法式》的契机,创建了 “中国营造学社”,这个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建筑学术团体,此后由留学归国的梁思成和刘敦桢承担实际工作,共同肩负千年古国疆域内散落的遗迹的命运。在 1932-1937 短短5年时间里,学社成员的足迹遍布中国上百个县市,对留存下来的近千处古建筑进行了大量的实地勘探和研究。其中许多建筑的意义是首次被认识,例如明确了五台山佛光寺为中国唐代木构建筑实证。最终学社却在抗战胜利1年后(1946年)因资金匮乏无以为继而无声地消失了。
今年是 “营造学社” 成立90周年,虽然无法沿着他们曾走过的足迹步步探寻中国古建筑尚存的风貌,却可以在新一代设计师的作品中去感受中国古建筑带给当代的灵魂余绪。
01
看得到时间的房子
阳朔Alila糖舍酒店
阳朔 Alila 糖舍酒店曾在设计界一度引起轰动,被人们称为 “中国最美酒店”,其设计师琚宾巧妙地将糖舍的新旧融合在一起,如今他设计的 “章堰文化馆” 又于清代老宅中 “生长” 而出。
琚 宾
JU BIN
建筑及室内设计师、创基金理事、
水平线设计品牌创始人兼首席创意总监
章堰村位于上海西郊的重固镇,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自唐宋起便临水而筑。仅需 40分钟车程,便可远离城市喧嚣,进入另一番景致。村中现存有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老建筑以及建国后的洋房。面对这个看得到 “时间” 的房子,琚宾对建筑及周边进行了重新思考及梳理。在经过系统分析反复推演后,得出了现在这样嵌入式的新生手法,这也是他在看完现场后立刻浮现的想法。
章堰文化馆公共空间
“生存,生长,新生,是我们对章堰村以及中国现状下同类村落的改造和复兴策略,不是推倒重建,不是修旧如旧,而是 ‘新陈代谢’。” 对于琚宾来说,中国古建筑和传统生活是是契合自身喜好和价值观的,亦是滋养设计的一大源泉。新与旧建筑的改造,本就是个动态的课题。文化馆仅仅是章堰村改造和复兴的第一步,未来围绕于此还将开发出 4.9 万平方米的公共空间,还古村落以生机。
从老墙中“生长”出来的建筑
“这个改造完成的建筑,是我对这片土地的一种回应,也是我理解时间的一种方式。这次的思考上将 ‘时间’ 表现了出来,在我认识之中,它是一种特别珍惜的材料。” 新旧两种时间,还体现在各种建造的细节之中,例如,在屋顶的处理上,坡度和之前原始的保持一致,而材料则使用了更新的。琚宾表示:“空间关系的序列是新的,但在空间尺度的感受性上,是和之前的老民居有关联的。新、旧的对抗、类比,也是融合方式的一种。”
章堰文化馆中的“草院”和“水院”
在设计中有几点是琚宾一直比较关注的,也是他希望能给到不同项目以不同答案的:恢复与自然的关系、重塑地域性、继承土地固有的历史与文化、重建人际关系与社区的精神场所。新旧建筑改造中,现阶段琚宾认为 “新陈代谢” 的理念是需要一直贯彻在其中的。
改造后的章堰文化馆入口处,位于上海西郊
正如他所言,“要遵循历史的发展脉络,将当下的发展观念和功能需求置入其中,重新梳理和组织布局、功能业态、新老关系等等,也得考虑将要面对的受众。我们眼前看到的 ‘古’ 在彼时也是 ‘新’,抓住内在的精神内核,历史和现代也是可以兼容的。”
02
承“古情”的当代新造园
容园·峭壁、山岩、天桥、云悠厅与小石潭
中国园林在历史漫长的演进过程中,渗透进了这方水土里最浪漫的文化因子。但在发展成为必然的现代社会,作为基础中国建筑语言的园林,其存在和本身的意趣也不得不渐行渐远 …… 可是仍有立志在当代造园林的 “天真者”,在今天为之努力。建筑师王宝珍就是这样的人。
王 宝 珍
WANG BAOZHEN
北京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硕士、
师从董豫赣教授,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因园工坊主持建筑师
在北大读书时,王宝珍曾去实地考察测绘过位于山西高平境内的一座元代古庙。这座古朴的元代木构建筑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单看它的平面图如此简单,但进入其中,古庙的尺度、体量、材料,最重要的是 “光景” 都在质朴中显出精确。而所谓的 “光景” 在王宝珍看来,恰是中国建筑、中国园林与西方建筑最大的不同之处“。西方常常讲究 ‘光影’,而我们讲的是 ‘光景’。” 虽然只有三笔之差,但其中的意旨却有较大的不同。王宝珍解释道:“中国的营造学,当是包括房子、庭、园等的系统整体营造。西方古典的文人或艺术家倾注最多心思的是他们的建筑本身,主要还是教堂等公共建筑,而中国传统的文人或艺术家倾注最多的是造园,包括房子和周围的庭园。”
容园一角,上:峭壁、山岩与小石潭;下:含笑里、影壁、与鱼同饮几
这种关注周围生态环境,并形成独特、有效互动的建筑理念,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 “天人合一” 的思想,人与自然的诗意和适宜的交合,是中国园林的精神内核,也是王宝珍当代造园的设计核心。当然,园林毕竟是中国古代特定阶层、特定审美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在当代城市发展中,它对环境、建筑面积、植被物种等客观条件的要求颇高,当代造园必然会面临一些现实的难题。
容园一角,曲复廊、竹林与青溪
从清华毕业后,魏娜来到了世界最知名的建筑学府之一 —— 耶鲁建筑学院,并有幸师从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的扎哈·哈迪德。有了东西方两大建筑学院的经历,魏娜意识到国内的建筑教育始终没有脱离西方的体系,对中国建筑学来说,这点有些遗憾。因为现在或未来建筑的使用者都将是中国人,这些人的基本思维和美学偏好都是建立在几千年的东方文化之上。魏娜亦甚至存在于西方知识教育系统和东方文化底色之间的矛盾。因此,魏娜开始转向探讨和研究情感设计方法论,她把大家传统印象中 “是理工科、冷静的” 建筑学赋予了色彩和情感意涵。
“小溪家”,WEI建筑设计将一栋被遗弃的老房子改造为275平米的民宿,位于福建赤溪村小溪村
在魏娜看来,“情感这件事,是我们成为人最本质的事情。” 而回到建筑与情感的之间的关系上,建筑跟情感一样,是我们无法离开的存在。人类从出生到寂灭,大部分的时光被它包围、在由它构成的场景中发生,我们很多的思考和潜意识都被建筑环境所影响。“所以建筑和情感它就是跟着我们永在的。”
那和雅幼儿园项目远景,于2019完工
这种理念在WEI建筑设计2019年刚刚竣工的那和雅幼儿园项目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幼儿园是孩子们走出家门,向陌生社会打开心门时接触的第一个公共建筑,因此在魏娜和团队眼中,这个项目责任重大。“我们的幼儿园建筑设计理念是,让建筑参与教学。” 他们在2011年就创造性地提出了 “半室内公共空间”,在每个 “院落社区” 为单元的独立建筑中,构筑了一个介于室外和完全密封的室内之间的环境,打破了传统幼儿园 “不是教室,就是户外” 的单一模式。
“小溪家”,WEI建筑设计将一栋被遗弃的老房子改造为275平米的民宿,位于福建赤溪村小溪村
“建筑不是完全将人从自然中隔离出来的工具。” 魏娜说。通过这个项目,我们也感受到,她所说的 “情感”,更多的是想要去感知每一个人的需求,同时作为建筑师,同样需要抱有一颗细腻、温柔的心,让建筑带有温度,让这份温度能在空间中传递。
采访、撰文:薛晓玮、于思思
编辑:薛晓玮、ANSON 美编:VICKY
但真正困扰造园者王宝珍的是:“现代社会有大量的公共项目,完全可以尝试以园林的精神及智慧加以设计;如若此,城市、乡村还会这么糟糕么?我以为,现实中真正阻碍当代造园的,不是这些客观的因素,而是不假思索、甚至是麻木地一味媚洋、跟风。”
王宝珍作品,容园中的小山峡
到目前为止,王宝珍尝试设计了十多个园子,有郊野地,还有屋顶的,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面积最小的 45平方米,大的有 10来亩的。所用材料均是当代常见易得之物,所用技术都是当代建造已普及的技术。而这些当代建造的技术才是与传统造园最大的不同。“如何能以现代的建造方式,结合现代的生活状态,创造出人与自然的诗意交合,进而为治愈病态的栖居环境及亚健康的身心提供一剂良方,则是当代造园最大的价值所在。” 这是王宝珍的理想,也是我们对当代园林的期盼。
03
情感弥漫在建筑的灵魂
魏娜是我们本期采访者中,离中国营造学社最 “近” 的人。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就读时,她曾参加学校里 “营造学社” 的实习。做了大量古建的测绘和绘制。用代建筑语言 “翻译” 成 CAD 图纸时会遇见很多不同,这对当时的魏娜来说是一项既复杂又充满意义的实践。
魏 娜
WEI NA
WEI建筑设计(ElevationWorkshop)
创始合伙人、主创建筑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学士,
后深造于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硕士,
师从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
正如魏娜自己非常喜欢的榫卯结构,这种古老而智慧的建筑结构在现代已经很少有用武之地,但她依旧使用。无关乎技术,对她而言技术背后的文化才是真正有趣的部分。她希望不光是通过画图将其表达、或通过建筑体现,更多的是通过日常的行为,将这种技术背后的思考或人文内容传承给更多人。
“小溪家”,WEI建筑设计将一栋被遗弃的老房子改造为275平米的民宿,位于福建赤溪村小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