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样的灯光布置电费省一半,后悔知道晚了,一年多花几万呀!
灯光是最简单、最廉价、最方便实现的“滤镜”,同时也具有相当实用的价值,但灯光设计本身又是相当复杂,很多公共场合甚至都需要用到专门的灯光设计团队,一般的室内设计师都还搞不定呢。
实用的灯光就像做工优良的西装礼服,就算一年只穿一次也值得;无用的灯光就像打折时抢的不合身的衣服,再便宜都是没用。
第一步:基础照明打底
基础照明,就像女士的底妆——最好的情况其实是裸妆,而不是艺伎妆。
基础照明不需要太亮。太亮了一是不好看,二是浪费电。
浪费电这个事情,不要看整体的瓦数,而要看有没有把电用在刀刃上。再说现在的LED灯,全家都照得透亮了,耗电量也比不过一个老式的白炽灯。
基础照明不需要像办公室或者教室一样,维持一个较低标准就好了:能看得见东西,走路不会磕到碰到,翻抽屉找个东西也能找得到。
有人说:我就是喜欢家里亮堂堂的。
那好办,把你基础照明的亮度提亮一点就好。
一个20㎡以下的客厅,如果配吸顶灯,36W足矣。
朋友家17㎡,两盏射灯加一起只有14瓦,可以说是极致了。来访的朋友没有一个人说黑,也绝对不会找不到东西或者被磕碰到。
而且如果家里用了很多亮面的材料:瓷砖、大理石一类的,反光还能进一步提升光照效果。
基础照明除了吸顶灯可以实现之外,也可以有别的方式,例如吊灯、吊顶光带、筒灯等等。
第二步:重点区域提亮
装修完成后,发现家里的灯光不够亮怎么办呀?没关系。基础照明能看清路就可以,剩下的地方就加灯好了。
最主要的问题是,得自己发现问题:是在进行哪些活动时觉得光线不够。
是化妆?更衣?阅读?吃饭?还是别的什么方面?
橱柜太黑,就加一根T5灯管作为厨下照明;全身镜旁边也加两条T5灯管,一下就有了专业更衣室的光线。新增的厨房岛台,则直接把旧顶灯换成射灯,直接一束明亮的光线照射在台面上。
插座不够就加插线板,没什么大不了的。灯光需要跟随你的生活习惯布置。
重点照明的布置没有任何技巧——哪里灯光不够,就在哪里补灯。
照明范围不大,所以瓦数不需要太高。LED灯5瓦以内都非常够用,尤其是射灯,因为把光线都集中了起来,照明效率更高。
把光花在刀刃上,才会让照明更有效率,美观又省电。
不知道如何挑灯,最好的办法就是买台灯和落地灯,自己配灯泡,以便实现不同的需求。
因为不同灯具的素质不同,咨询商家是最方便的。卖家的建议配合自己的感受,能更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灯光。最好买可以换灯泡的灯,灯光不合适就换灯泡。
第三步:局部装饰
灯光和灯具本身也可以作为装饰使用。
哪个角落太黑,摆一盏灯;哪张桌子太空,摆一盏灯……一切按照你的喜好来就行。玩出花的,霓虹灯、灯管、灯带都能成为家居装饰。
六十年代欧美相当流行的熔岩灯,照明效果很弱,本质上就是一个有光的装饰品,但还是拦不住几乎每家一盏,成为“太空时代”设计中标志性的产品。
这里要还想强调一个概念:刺眼。
光源外露直射眼睛并不代表一定会刺眼,比如大功率的球泡灯,如果单独放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确实会非常刺眼;而要是放在大太阳下,则完全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除开灯光太亮外,我们更常遇到的是:灯光和环境的亮度相差太大、明暗对比太强。
不要黑灯瞎火地玩手机、看电视也是这个道理,因为手机、电视本身也是一个光源。
灯泡和灯是两个概念
除非是灯头内置的LED灯具,否则一定要有把灯和灯泡分开看待的概念。灯具本身只是提供了一个好看的外壳而已,照射出来是什么光完全可以自己决定。
目前主流的灯泡卡口有E27大螺口(落地灯、吊灯、顶灯)和E14小螺口(台灯)两种。GU10卡口主要是射灯,但现在你也能找到E27和E14螺口的射灯。
只要卡口一致,灯泡瓦数没有超过灯具上标注的上限,灯光的效果可以随意调整。
一个灯泡不过才十来块钱左右,使用过程中觉得太亮、太暗、太黄,都可以随时换灯泡。
究竟选什么色温(颜色)的灯?
还是同样的话: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如果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色温,那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来,不要遵守刻板的要求。例如书本上都说5000K以上的色温更适合工作。
不过如果暂时没有找到自己的偏好,建议仍然是无脑选2700~3000K色温,而且尽量所有空间的色温都一样,不要这盏灯黄、那盏灯白。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尽量不要同时开两盏色温差太远的灯。
我们的人眼和大脑会识别环境中的光线,就像相机里的“自动白平衡功能”,在目前常见灯泡的色温中,都是我们可以识别的范围。但如果色温不一致,反而会造成识别混乱,干扰我们的判断。
除非对光线素质要求非常高,那尽量全屋的灯泡一次性买完,都是一个品牌、一个批次的,区别就会小很多。
另外要强调一个常见的误解:色温与亮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只要亮度适合,灯具素质好,是不会显得太暗的。喜欢,就大胆用吧。
家里的照明设计,并没有想象中的麻烦。相信自己的感受,觉得不能满足自己的使用,就大胆地加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