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股价走势来看,经历了市场充分博弈、震荡上涨、回归理性的过程,至今超八成科创板企业股价实现上涨。不少业内人士均认为,未来,随着新股供给常态化、投资者参与热情趋稳,科创板估值将逐渐回归理性。
作为企业上市前的重要参与者,各路创投机构对科创板上市企业的估值和定价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创板上市企业类型的变化,以及科创板发行各项机制的变革,创投对企业的估值和定价逻辑是否也发生变化?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将继续沿用原有的估值逻辑,但科创板无疑会使一级市场的估值体系更加多元、更加丰富。
不改变原有估值逻辑
与A股其他板块不同,科创板新股采取完全市场化的定价方式。在定价市场化原则下,新股定价更加考验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判断能力。曾有券商人士直言,类似小米和美团这类新经济公司出现上市股价破发,导致一二级市场投资者亏损,这不仅是股价低的问题,根源在于上市前一级市场的估值泡沫。而IPO定价和发行未能有效纠正这样扭曲的估值,这值得监管部门和拟上市企业深思。
创投机构在企业上市之前给予的估值定价无疑起到关键作用,但多位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科创板的推出对其估值逻辑没有太大影响,将继续沿用原来的估值逻辑。“对我们影响不大,科创板只是投资退出的其中一条路,能走到科创板的毕竟还是少数,多数企业会通过其他方式退出,所以我们还是会紧紧围绕自己的投资逻辑和估值基础。”澳银资本副总裁欧光耀对记者表示,科创板的几套估值指标会给他们做个参考,但不会改变其原本的估值逻辑。
“我们也有一套自己的估值体系,这个估值体系主要衡量的是企业本身的质地和发展前景,科创板与否,仅起到小小的外部参照作用。”架桥资本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徐可瑞进一步解释,“比如,我们首先会看企业的存在价值,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其他形式的创新,其改变了什么?其次我们投资的是企业家的远见卓识,看企业精神和产业梦想。”徐可瑞表示,在企业产品的基础上,还要看市场空间的大小和企业的渗透率,然后再看企业的成长性溢价或市场的流动性溢价。“一个企业在其融资历史上形成的估值,或外部资本市场变化,对我们来说,仅仅是参考。”徐可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