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被认为是国企改革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从工资总额管理到授权放权,从央企兼并重组到央地合作混改,从“双百”推进到区域“综改”实施……国企改革正在持续向纵深推进,迈向综合施策深化期。
一项项亮眼的数据,印证了国企发展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国企改革发展,要真正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发挥改革合力,让国有企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作出表率。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我们有信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巩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开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日前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如此表态。
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绩单是底气所在:全国国资系统监管的企业实现营收41.8万亿元、实现净利润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和8.9%。其中,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收22.1万亿元,增速连续7个月保持在5%以上;累计实现净利润10567亿元,增长7.4%,增速比1至8月加快0.5个百分点。9月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5.7%,较上月末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一项项亮眼的数据,印证了发展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同时,改革创新则被视为不可或缺的内生驱动力。
“通过创新创造,不断研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这才是公司的未来,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出路。”有着“中国摩根”之称的宁高宁深有感触。他担任董事长的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新一轮改革转型正在全面展开,目标是用5到10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一家科技驱动的创新型企业。
这并非个例。国资委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5%,电网企业和通信企业增速更是高达39.2%和80.3%。同时,今年以来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在6%以上的增速,且有效性不断增强,主要集中在加大天然气保供、油气勘探、5G商用开发运用、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
“从有效投资产业类型看,主要集中在国计民生、新兴战略产业,积极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道。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不仅是做“加法”,也需要做“减法”。去产能、压减法人户数、“处僵治困”、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今年以来,中央企业更加聚焦主业实业、持续“瘦身健体”。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14023户,存量压减比例达26.9%,超额完成3年压减20%的目标任务;已累计完成1957户“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的主体任务,总体工作进展达95.9%。
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今年中央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处在“进行时”,户数减少到两位数,但是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却在不断优化,协同效应加速释放。
“到年底前,我们的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完成全年任务仍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彭华岗表示,为落实“六稳”工作要求,下一步国资委将主要在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市场、狠抓降本增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进一步激发企业内生活力等方面发力。
放活与管好相统一
进一步激发国企内生活力,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是关键之举,这也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国资国企改革重要任务之一。
“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该放的放权到位、该管的管住管好”……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其中不少提法力度十足,体现出鲜明的改革取向。
而两个月后出炉的《国务院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19年版)》(下称《清单》),则重点选取了5大类、35项授权放权事项列入,包括规划投资与主业管理;产权管理;选人用人;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工资总额管理与中长期激励;重大财务事项管理等。并且,结合企业的功能定位、治理能力、管理水平等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分别针对各中央企业、综合改革试点企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以及特定企业相应明确了授权放权事项。
作为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重要载体,目前中央层面共有19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2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去年12月28日,新一批11家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启动,目标是打造“升级版”,更大力度的授权放权成为很多国企的诉求。
中国建材集团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认为,《清单》是国资委的一场“自我革命”,授权非常精准,解决了企业改革发展的“痛点”,企业有很强的获得感,感觉“很解渴”。比如,在产权管理、投资计划、主业管理等方面都有具体授权事项,有利于投资公司推动国有资本有序进退,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布局优化,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再比如,激励机制上的一系列授权事项都将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进内部机制改革。
但是,放了权不等于可以随便用,有权就要有责。要把“放活与管好相统一”的原则把握好、落实好,坚决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记者注意到,国务院国资委日前提出,要凝聚全系统之力,争取用2至3年时间,推动实现机构职能上下贯通、法规制度协同一致、行权履职规范统一、改革发展统筹有序、党的领导坚强有力、系统合力明显增强,加快形成全国国资监管“一盘棋”。
“双百行动”打造国企改革“尖兵”
拥有171年历史的上海老凤祥作为首批“双百行动”的地方国企之一,利用“双百行动”的改革契机,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股权结构改革,引进国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解决了困扰企业十余年的股权僵化问题,彻底打开了近些年套在老凤祥脖子上的一套枷锁。
这仅仅是“双百行动”改革落地的一个例子。2018年8月,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224家中央企业子公司和180家地方国有企业被确定实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不同于以往的单项试点,入选“双百行动”的企业推行的是综合改革,肩负着为国有企业综合改革探路的重任。
随着“双百行动”的不断深入,改革成效也开始显现。不少“双百企业”大胆探索、锐意创新,迎难而上、动真碰硬,在改革的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双百企业”已完成改革任务2524项,占全部改革任务的31.24%,工作进度快于时间进度。
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91户“双百企业”(占比23.1%)在企业本级层面开展了股权多元化改革,113户“双百企业”(占比28.68%)在企业本级层面开展了混改,228户“双百企业”(占比57.87%)在所属各级子企业层面开展了混改,共涉及3466户子企业。“双百企业”在本级和各级子企业通过混改共引入非国有资本5384亿元。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302户“双百企业”(占比76.65%)设立了董事会,221户国有独资企业中有94户实现了董事会中外部董事过半数。“双百企业”董事会共获得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地方国资委或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授权放权事项2138项。
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健全。167户“双百企业”(占比42.39%)在企业本级层面推行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81户“双百企业”(占比20.56%)在企业本级层面开展了职业经理人选聘,共选聘职业经理人620人;137户“双百企业”(占比34.77%)在所属各级子企业层面开展了职业经理人选聘,共选聘职业经理人2162人,绝大多数“双百企业”已经建立了市场化用工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优化。80%以上的“双百企业”建立了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双百行动”正式启动后,共有144户“双百企业”在企业本级或所属子企业层面开展了中长期激励,数量接近“双百行动”启动之前几年的总和。
记者走访多家入围“双百行动”的企业时看到,不少“双百企业”在落实董事会职权、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中长期激励等方面都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企业活力显著提升,运行机制更加灵活,经营业绩明显改善。
“不是简单追求股份上的增量募集,也不是一些制度方面的小修小补。”中金珠宝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雄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混改深有感触地说,一方面引入合作基础牢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的资本,通过资源互补和产业协同,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实力,为培育世界一流的黄金珠宝企业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形成了各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的内部制衡机制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态势。
记者从国资委了解到,除了对入选企业授权放权等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外,近期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正在进行密集调研,挖掘改革中涌现出的经验样本,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助力。
区域性“综改试验”引领改革提速
作为地方国企改革的重要尝试,开展综改试验无疑是今年以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布局。
今年7月,上海、深圳“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和沈阳国资国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专项工作(下称“综改试验”)正式启动,给予区域内最大的空间“先行先试”,全面推动国资国企改革“1+N”政策在试验区落实落地,增强国资国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国资国企改革。
近两个月以来,三地“综改试验”新举措不断。深圳、上海实施方案相继出台,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代表,也将于近期召开动员会发布实施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国资国企区域性“综改试验”启动,地方国企混改进入扩围加速期。记者从多个地方国资部门获悉,上海、广东、江苏、天津、山西等多省市均在紧锣密鼓酝酿新动作,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在整体上加大混改力度,密集推介相关项目。
展望未来,下一步地方国企改革会明显加速。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点、第三批以及第四批混改试点大部分是地方国企,今年将进入落地实施期。
彭华岗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围绕既定的工作目标全面落实国资国企改革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加快形成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着力强化市场化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