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第三十三届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谭国俊教授荣获“孙越崎能源大奖”,该校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刘江峰教授荣获“孙越崎青年科技奖”。
创新大奖频出,离不开人才引擎。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赵宏伟表示,近年来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大力倡导“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理念,深化改革创新,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增强学校服务能源强国建设能力。
引进什么人,要立足学科导向定需求、定计划,尤其要引进“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两个一流学科群建设所需人才。这是中国矿业大学上下形成的精准引才共识。
2020年,一直从事矿山岩体渗流灾害力学研究工作的马丹回到母校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工作。短短几年,他构建了冲蚀-损伤耦合力学理论,研制出纳米疏水改性新材料,研发了顶底板突水防控技术。目前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10多个矿区,有力提升了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矿业工程学科聚焦智慧矿山、绿色采选,积极向矿山地热、碳基新材料等方向拓展,学院紧紧围绕这些方向引进人才。”该校矿业工程学院院长黄艳利介绍。
如何吸引人才来校工作?中国矿业大学探索出“一院一策”人才引育方案。学科导向、“一院一策”、上下联动……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科为载体的人才引育工作联动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近5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引进青年教师680余人,其中副教授以上332人,为学校发展持续注入青春活力。
“我们通过立项资助,为青年人才围绕重大科研、基础科研等提供资源倾斜,解决他们科研启动难、寻求合作难等现实问题,让青年人才能够潜心科研、大胆创新。”中国矿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段晨龙介绍。
据悉,中国矿业大学对青年人才的培育实行资源、项目、平台统筹推进,制定了全周期培育方案,形成了“雏鹰人才帮扶计划”“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拔尖人才支撑计划”等分层次、分阶段育才体系。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表示:“学校将紧紧抓住人才这一‘关键变量’,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持续提升青年人才自主培养、吸引集聚能力,加快建设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苏雁 杜倩 通讯员 李秀 刘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