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学习,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综合实践有机结合,取得显著成效。伴随中小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在“博物馆进校园”基础上升级学校博物馆,是学校育人载体优化、区域文化传承应有的创新举措。在这一过程中,将博物馆教育本身的内核与追求切实融入育人过程,避免形式大于内涵、价值理性让位于工具理性,尤为关键。
学校博物馆建设的内涵
2022年12月,第26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通过了新的博物馆定义:“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与2007年的定义相比,对“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的区分、对“可及性、包容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强调,鲜明体现了当今时代博物馆的使命和责任,也进一步凸显了与学校教育精神内核的一致性。
学校博物馆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学校博物馆,是指在学校场域内有独立空间、相对明确主题、直接服务于师生教育与学习、符合运营要求的机构。广义的学校博物馆,在某种程度上是指学校的“博物馆化”,“把学校变成博物馆”,即学校虽然没有专门的独立空间用于博物馆建设,但学校的教室、办公室、走廊、食堂、操场等空间,都有设计、有主题地展示学校办学过程中重要、有价值的人工制品,或者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艺术类相关作品,能够起到空间育人的作用。“把学校变成博物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通过环境与物质文化表达核心价值观与精神文化的过程。
学校博物馆建设的价值
发挥学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系统推进人才培养、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学校博物馆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课程教学改革行动。传统上,博物馆从属于非正式教育体系,通常被当作学校教育的补充。建设发展学校博物馆要扭转这一认识,明确学校博物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教育有其独特内涵,重视实物学习,强调兴趣导向,具备情境化特征,与生活密切相关,跨学科呈现等,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后,对于转变教学范式、推进项目式学习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引导学生社会化学习、提升社会性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博物馆有助于深入践行“五育”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现代学校是伴随着工业文明历程发展起来的,在发展学科知识体系和培养学术精英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很明显,即标准化体系之外的知识被“边缘化”。比如,对自然、动植物等的热爱变成了理论且抽象的热爱,并没有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而生发情感、形成有创造力的生命体验,这就很难提升学生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在真实情境中沉浸、体验、激发和唤醒,更有可能形成“五育”融合的良性循环。
学校博物馆有助于传承社区和乡土优秀文化,系统构建美好教育生活。历史和文化是儿童成长的根,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学校是传承发展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建设学校博物馆能更好保护珍贵资源、凝聚文化认同,吸引家庭、社会等多主体共同构建美好的学校生活。尤其是对乡村学校来说,乡村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既有助于学校核心精神的塑造与维系,更需要依托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校博物馆建设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学校博物馆建设并非学校工作必选项,而是学校根据内涵式发展和育人体系优化的现实需求之选,不能为了建而建,要处理好如下几对关系。
一是“物”和“人”的关系。学校博物馆建设应从以“物”为中心转向“物”与“人”并重,对于通常意义的博物馆来说,“物”本身是关键,即博物馆收藏、展示、研究的基础,收藏、保护和展示本身就是意义所在。但对于学校博物馆来说,关注“物”,更应通过对“物”的选择、挖掘以建构身份认同、创生知识、创设联结、赋予意义,进而支持学生和教师成长。因此,建设学校博物馆是从构建学生学习支持体系的立场出发,需结合“物”研究“人的成长”,对标学生核心素养,深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是“客观知识”和“主观知识”的关系。广义的知识包含客观知识和主观知识两个层面。客观知识通常指经过验证、证实的知识,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普遍性;主观知识是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理解和解释,包括信念、价值观、假设等。学校博物馆建设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通过物质与非物质形态展品达成目标。博物馆陈设展示的人工制品、精神产品等并非简单堆砌,而应按照一定逻辑组织,形成内在秩序。同时,要做好收集、观察、辨识、记录、实验、解释、展示等流程的设定,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获主观知识,牢牢把握住学校博物馆建设的初衷。
三是形式与内涵的关系。学校博物馆在定位、角色与发展范式上应真正与学校发展相融合,与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融合,才能取得可持续效果。学校现实环境不同、实践基础不同、战略目标不同,建设学校博物馆没有标准答案,可基于地缘优势或资源禀赋选择博物馆的类别,结合学段特征、学生和家庭背景、教师队伍情况组织策划,更重要的是,需建立相关机制以确保教师学生深度参与,围绕自然、科学、历史、文化、艺术等主题设计项目式课程,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框架,在教师教研、人工智能等领域给予专业支撑,真正形成师生对自然与社会敏锐的感知力、强大的观察力、油然而生的热爱珍视、求真务本的科学精神。
(作者:张爽,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