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2023年6月27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举办“破题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主题论坛,来自政、商、学界的8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出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致开幕辞;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发表主旨演讲;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委员、秘书长许世卫发表专题演讲;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务长许定波教授主持圆桌论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总目标,应当对当前痛点、发展目标及社会各界如何行动等核心命题进行梳理。汪泓强调,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产业振兴是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提升农业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她提及,在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兴起的当下,乡村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企业在开发和应用中要积极关注农业和广大农村的需求,促进乡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而赋能农业现代化。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是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事业,企业参与其中,不仅要考虑企业和产业本身,还要从更高的格局和视野上,思考产业对农村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从农村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到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建设,再到农村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农村人才的培养等,都有企业施展拳脚的空间。汪泓表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拥有28000多名校友,我们希望通过举办农业主题论坛、开展案例研讨,号召企业家‘入乡’,引导企业更好地挖掘乡村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进而转化为产业优势,也使乡村振兴更多更好地惠及农民。”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发表主旨演讲。他回顾道,改革开放45年来,粮食产量和农民人均收入明显增长,也实现了一系列制度创新;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我国农业还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和挑战。首先是自然资源禀赋相对不足,粮食安全和食物保障将长期面临巨大压力。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达6.8亿多吨,但仍需从国际市场进口约1.5亿吨(含大豆)才能满足需求,肉类、奶类也需进口。因此,中央强调要严格保护耕地和农民利益、推动科技进步、加强粮食储备、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等。同时,农业人口规模巨大,“大国小农”的现状难以在短时期内根本改变,传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的农户,也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仍然需要不断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农业人口城镇化、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但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避免因欲速而不达连带引发新的经济社会矛盾。
陈锡文指出,从各地农村的实际和发展趋势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的经营方式很可能会形成两类经营主体和两种规模经营方式:分别是经营土地、提供农产品的主体,和提供农业技术和装备服务的主体;通过流转、集中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实行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实行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作业的规模经营。这两类经营主体和两种规模经营相辅相成,各有千秋。
在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双轮驱动、并行不悖。陈锡文表示,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而小规模经营的农户仍将是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面,转入土地经营权的经营主体,多数的经营规模仍然不大,难以独立承担购置全套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的投资,因此,多数地区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据农业部统计,2020年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作业面已达16.7亿亩次,服务农户7800万户。这体现出在现阶段,农业社会化服务具有更广的适应性和更强的生命力,如果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委员、秘书长许世卫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委员、秘书长许世卫发表《重塑产业链,农业数字化的破局之道》专题演讲。他提到,当前我国农业农产品虽然生产量大、但产业效益不高,产业链长、但纵向协同性不好。由于行业收益不高,产业内在驱动力不足;而国际形势不稳定性、突发事件概率加大,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数字技术手段,破解农业难题:一是应用数据力量,提升产业链效率;二是应用数据技术,贯通协调产业链环节,重构农业产业链;三是融合数字化技术,建立更为丰富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形成新的产业空间;四是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化解产业链重大风险。
许世卫指出,农业数字化体系的搭建,首先要做好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除了传统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也要加快算力基础条件建设等;其次是进行农业数字化技术突破,特别是“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这不仅要依靠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更要依靠一线企业的力量。同时,要开展数字化场景应用,做好数字化产业服务。他强调,农业数字化是农业发展方式的一次革命,包括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决策、数字孪生,以及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农业问题之中都有广阔的前景。
圆桌论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务长、会计学教席教授许定波主持以“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为主题的圆桌讨论,来自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的代表一同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河南省正阳县委书记刘磊
县域经济在带动农业农村长期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地方政府代表参与讨论。河南省正阳县委书记刘磊表示,立足于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这一优势,近年来,正阳县从种、果、秧、机械和交易平台等多维发力,做强花生这一主导产业;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壮大生猪、三黄鸡等特色产业,设立生猪产业发展基金,实施种业振兴计划,并与多家企业、院校合作;该县与各领域优势企业合作,推动肉牛、肉羊全产业链项目、建设规划多个奶牛牧场、打造生态水稻种植基地等,培育了多个潜力产业。他认为,农业企业与规模更大的龙头企业合作,发展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更能够提升抗风险能力,提升收益水平。
京东集团副总裁曾晨
通过数智化技术连接和优化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的供应链,是京东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最重要的探索方向。京东集团副总裁曾晨表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问题包括流通链条长、损耗大、成本高,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而通过从上游建设标准化的京东农场、发展数字农业、搭建溯源体系,到中游搭建产地仓、智能供应链中心、仓配网络,以及下游的品牌共建、全渠道营销、融入技术金融服务,京东能够通过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产业数字化的全链条来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其核心是通过联动全国仓配网络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智能化水平,做到产品保真溯源,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并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从而重构农产品供应链。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中欧校友丁亚冬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中欧校友丁亚冬基于长期在乡村工作中的观察和体会,重点分析了人才这一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他表示,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科技素质较低,老龄化程度高,农业从业劳动力占比仍接近23%,农村劳动力资源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正是中国农业现代化最突出的短板。因此,要积极在农村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开展技能培训、转移培训、内培外引,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转型提供人才支持。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农业从业人员不断减少,未来至少还有2-3亿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这能够提升城市消费增量、提振内需,因此要鼓励县域经济发展,鼓励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陕西石羊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中欧校友常炜
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一大批实现现代化运营的农业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陕西石羊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做好一块肉”开始,打造了农牧食品全产业链。石羊农科副董事长、中欧校友常炜分享了如何通过创新生产关系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一是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公司与农户签合同、投入技术和流动资产并确保最后回收;二是政府+龙头企业+集体经济模式,公司与贫困县、乡镇政府合作,通过产业投资解决农村就业问题,每年创造社会效益超过3亿元。同时,现代农业企业应注重人才、研发、信息化建设及绿色发展,他们注重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将数字化建设贯穿整体系统架构,从养殖到终端产品也践行绿色、循环、有机理念,从而在市场上赢得了竞争优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务长、会计学教授许定波
5位嘉宾还就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新的现代农业集体经济模式实践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许定波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今天的农业技术已进入了数字和大机械时代,但我国承包土地农户户均耕地面积仅为6.8亩,67%的农户还没有转出承包土地经营权。在“大国小农”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更需要思考通过创新生产关系形式,提升生产力。比如,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提出了“共赢增值表”的概念,即打破企业边界,通过建立平台,将平台设计方、资源参与方和最终用户放到一起,共同创造价值。在中国发展农业也同样适用这一理念。政府、企业、农户等各方力量应该形成合力,改变现有约束条件,降低机会成本。许定波教授还强调,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引导企业,注意保护农民的个体利益。同时,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吸引教育程度高、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投身于现代农业和乡村建设,亦是一个重要课题。
这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举办的“智荟中欧·企业赋能学习坊”系列第三期活动。此前,该系列曾聚焦“乡村振兴中的企业新机遇”举办主题论坛,组织参访智慧农业企业并进行案例研讨。未来,中欧仍将以多种方式促进社会各界交流,引导企业积极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事业。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