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不断震荡波动,基金净值随之遭遇短期下挫,公募基金行业也迎来考验。面临“期中考”,公募基金行业迎难而上,资产管理总规模登上27万亿元台阶。
新基金募集发行正在为公募基金整体规模稳步增长提供“养分”。《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6月29日,今年上半年公募市场新成立601只基金产品,合计募集规模为5167.14亿元。整体看,新基金发行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
2023年下半年大幕将启,公募基金行业将继续迎接挑战。业界有声音认为,当前新基金发行遇冷,公募基金公司应聚焦投资主业,持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着眼长期为投资者提供合理的、多样化的资产配置新工具。
募集规模同比下滑33%
与上半年A股走出的M型震荡行情较为相似,今年以来,投资者对新基金的认购热情起伏不断。总体来看,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延续“冷暖不一”的发行态势。
今年上半年,有募集上限设定的爆款类新基金纷纷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其中“一日售罄”的新基金产品多达60只。这些爆款基金产品大多是指数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另外,以投资门槛低、高分红为主要优势的REITs产品在发行当日均被抢购一空。
除此以外,既有渠道和口碑的优势,也有绩优王牌基金经理做“护城河”的部分主动权益新基金发行情况十分火爆。例如,招商基金首席研究官朱红裕掌舵的招商社会责任混合发行一日即售罄,该基金的募集规模上限为30亿元。今年以来,基金经理胡宜斌掌舵的华安景气领航混合、曾豪掌舵的博时均衡优选混合等主动权益类基金首募规模也都超过了20亿元。
但也有部分新基金发行艰难。据记者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市场共有172只基金宣布延期结束募集,更有6只基金产品宣布募集失败。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市场共成立601只新基金,较去年同期减少159只;合计募集规模仅为5167亿元,与去年同期募集规模相差1682亿元,同比下滑33%。单只新基金的首募规模也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今年上半年平均单只新成立基金的募集规模约为8.66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9.65亿元下滑明显。
回溯基金发行历史可以发现,各年份公募基金发行成绩迥然。2015年是基金发行规模快速增长的源头,2016年至2018年的基金发行规模明显下滑,直至2020年,新基金发行热度再次高涨。
“基金发行热度的起起伏伏主要受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阶段性震荡变化、基金发行制度改革落地、创新产品机遇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所致。”北京地区一位公募FOF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对于公募基金公司来说,在布局各类型基金产品过程中,不能一味迎合投资者的需求,而应着眼长期为投资者提供合理的多样化的资产配置工具。尤其是当市场情绪过热时要抑制规模扩张的欲望,应谨慎发行新基金;当市场情绪过冷时,应站在社会责任层面多做投资者教育工作。”一位公募基金高管对记者坦言。
债券型基金挑大梁
受权益市场震荡影响,市场资金避险情绪升温,主打稳健收益的债券型新基金在今年上半年颇受投资者青睐。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新成立的债券型基金募集规模合计3238.4亿元,占新基金发行总规模的63%。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成为上半年基金发行市场的一大亮点,发行规模达80亿元的爆款产品屡屡出现。
公募REITs发行也颇为火热。比如,2023年首单公募REITs嘉实京东仓储REIT发行累计吸引了720亿元资金参与,其中公众发售配售比例仅为0.46%,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REIT、中航京能光伏REIT发售首日均吸金近300亿元。
权益基金的募集规模同样可圈可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共有338只权益基金成立,占超新成立基金总数的五成;募集规模达到1699亿元,占新基金募集总规模的32.8%。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公募基金在产品创新上的多次突破,为新基金发行市场助力良多。首先是“1+N”央企指数产品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其次是指数基金,今年上半年各家公募巨头持续在细分行业或主题ETF领域不断开发新产品,为市场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投资工具。
而业界有声音认为,今年上半年新基金发行市场形势持续严峻,募集时长已创15个月新高,下半年公募基金公司应聚焦投资主业,持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如何真正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家庭财富管理的中坚力量是公募基金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