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武侯浓园大洋洲主题分会场在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B区·天艺村盛大开幕。该活动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承办,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漆艺文创基地、武侯区文体旅游局、武侯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集合“文旅、文产、文博、文商、文惠、文贸”等要素,并以“国际性、文旅融合、艺术惠民”等特色开展了系列活动:“图像共生”大洋洲原创艺术展、2019成都漆艺文创交流展、“时间记忆”国际非遗手工艺展、“传美颂德·寄爱非遗”家庭美育分享、汤加王国和新西兰文化贸易推介会等五大版块。
“时间记忆 美美与共”是武侯浓园大洋洲分会场的活动主题,表达了非遗作为历史长卷的记忆和古老文明的传承,凝聚了非遗之美、原创艺术之美以及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共通的美好追求。本次武侯浓园大洋洲分会场,得到了新西兰驻成都总领事馆、太平洋-中国友好协会、汤加-中国友好协会、新中投资贸易促进会、奥克兰国际艺术空间、新中了解协会、新西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众多单位的支持。
为充分发挥侨联组织作用,夯实侨联群众基础;广开言路,汇集侨智,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思路,大力推进侨联自身建设。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友协秘书长、汤加前驻华大使西亚梅利耶·拉图,新西兰中国投资贸易促进会理事长宗元先生,四川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成都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朱隆钦先生分别授予浓园“汤加中国友好协会”“新西兰新中投资贸易促进会”“成都全球华人华侨交流基地”的授牌仪式。
成都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石敏说,期望浓园成为“成都华人华侨交流基地”后,能更好开展“聚侨心促和谐”的侨联工作,坚持胸怀全局,坚持为侨服务,当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贴心人,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图像共生”大洋洲原创艺术展与大洋洲擦出艺术火花
来自大洋洲非遗手工艺人、创意设计师、原创艺术家及文化机构平台参加了“图像共生”大洋洲原创艺术展的交流,不同地区的艺术家现场互动创作,非遗手工艺人现场展演,使中华传统文化与大洋洲文化艺术碰撞,与大洋洲非遗组织机构进行形式多样的讨论交流。
今年7月,“图像共生”中新澳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新西兰、澳大利亚两国圆满举行。四川著名艺术家随团出行,通过“跨界国际展”“多城联动展览”“艺术家现场互动”“中外艺术家交流”等系列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与大洋洲文化产生碰撞,从而创作出一系列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都在此次武侯浓园“图像共生”大洋洲原创艺术展精彩亮相。
据悉,此次参展原创作品约100件;文创、旅游产品约1000件。国内参展艺术家有:杨晓亮、江溶、任宪生、夏红明、刘舒、周游海、周松雪。国外参展艺术家有:Jimmy James Kouratoras、Peter Panyoczki、Anna Leyland、Logan Winston John Moffat、Alvin Pankhurst、Reagan Lee、Carissa Meng、Claudia Kogachi、Xinli Deng、Yi Xie、Evan George Woodruffe。
浓园于2008年创立“图像共生——中外艺术家交流展”的国际展览品牌,让原创艺术、非遗手工艺、创意设计产品等得到充分展示,已推出100余场国际展览、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足迹遍布欧洲、非洲、大洋洲、亚洲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力求为国内外艺术家进行全球化的展示与推广。
非遗+传统文化+原创艺术 塑造文化旅游新场景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营造文化旅游新场景。浓园的文化旅游新场景,以“非遗+传统文化+原创艺术+N”的形式来呈现,展现出不一样的旅游场景。浓园董事长杨丽说,浓园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一直以来都在探索文旅融合的新途径。弘扬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把非遗手工艺术家推向国际舞台。同时,推动非遗时尚化、产业化、国际化,提升附加值和商业价值。
本次举办的2019成都漆艺文创交流展、“时间记忆”国际非遗手工艺展上,展出了蜀绣、剪纸、棕编、草编、竹雕、牛角雕、锔瓷、葫芦画、面塑等50余项中国非遗项目。还有毛利木雕、毛利绿玉石雕刻、毛利编织品、澳大利亚土著编织制品、西班牙萨努多皮革手工艺等。加强了中国与各国在非遗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向世人呈现来自不同地区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汤加王国和新西兰文化贸易推介会上,推介了汤加王国和新西兰的品牌投资、贸易展销、文化旅游项目等。让成都人民更多了解汤加王国和新西兰,促进艺术、文化、旅游、经贸的合作发展。同时,大力提升“成都服务”与“成都设计”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引领更多本土文创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塑造非遗文创IP 让“非遗”成为“带得走的情怀”。
如何将非遗元素融入文化旅游,是本次活动探索的方向。活动以非遗与文创产品相结合、非遗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成果转换,达到非遗文创IP塑造效果,实现“让传统穿越时代,将艺术还原生活”,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
传统手工的核心是个性化制作,代表着精品和匠心的非遗就是对消费升级的诠释。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个性化产品和服务迎来风口期,非遗将千年技艺薪火相传,融入现代生活,核心在于一个“新”字。
浓园董事长杨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技术、模式和方法的创新,非遗正在“旧貌换新颜”,与人们重“新”相遇。传统手工体验旅游正在兴起,通过互动体验,让非遗产品不仅成为人们眼中“看得见的风景”,更是“带得走的情怀”。我们目前举办的“文昌杯”两岸青年巴蜀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正在征集具有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产品越接地气,市场越会做大,通过市集展示展销活动,让人们对非遗有更多的共鸣。以非遗与漆艺工艺、书法美术创作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展现多品种、多形式的文创、文旅产品。厚植非遗传承发展的创新生态,发现价值,做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