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对于很多农友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有机遇、有失落、有惊喜、有忧伤……来随小编一起回顾农业人的2019,总结过去才能更好地出发。
农业大事件一:非洲猪瘟,肉价飞涨
自2018年8月3日,辽宁发现首例非洲猪瘟,到目前全国已发生161例,猪瘟覆盖各省市自治区。
一时间,从东北的黑吉辽到南国的两广两湖,全国范围内猪肉禁运,捕杀瘟猪,加上环保政策,关停了大批猪场,猪肉市场价格大涨,有些地方肉价甚至翻番。
为稳猪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猪养殖政策:
1、年出产量500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项目,无需办理环评审批、不得要求申领排污许可证和取得排污总量
2、生猪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前提下,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并允许“建楼”养猪
3、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
4、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之外的其他文件不得作为禁养区划定依据,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严禁采取“一律关停”等简单做法
虽然“高攀不起”的猪价贯穿了2019整年,但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地,猪瘟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相信明年猪价将迎来回落,大家都能吃上放心、便宜的猪肉!
农业大事件二:“早采早衰”正成为水果圈的噩梦
7月初,四川某农产品交易市场里人声鼎沸,十几家水果批发商已经开始销售红心猕猴桃。而此时离红心猕猴桃的开采时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早采违背农产品自然生长规律,果子难免口味不佳,而且无法自然后熟。今年早采销售出去的红心猕猴桃,很多消费者反馈“放烂了也熟不透”,深深打击了消费热情,使得整个猕猴桃产业陷入疲软,后期价格一落再落。早采水果的行为,红心猕猴桃绝不是个例。
同时伴随“早采早衰”现象普遍发生的,是“爱心助农”大戏的上演。各路媒体相继报道滞销惨状,甚至出现摆拍、夸大事实的风气,继续透支消费者的信任。长此以往,消费者还会选择这个产地的水果吗?
从这些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前期早采→后期无人收购,造成产品滞销→爱心助农→进一步对行业造成致命冲击 ”,这样畸形的产业链条导致了我国水果滞销成为常态。久而久之,这样的产业还如何在市场中立足?
而追究根本,早采的最主要原因其实是“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导致果农迫切想要落袋为安,在早期高价的诱使下失去了理智。那么在未来,我们需要的是合理布局水果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并倡导适时采摘,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水果,最终实现优果优价。
农业大事件三: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农业害虫,短短数日就能糟蹋上万亩农作物,被侵害者甚至变成“光杆司令”……
4月下旬,草地贪夜蛾虫情扩散蔓延明显加快。
5月,13省(区)61个市(州)261县(市、区)查见幼虫为害玉米,初步统计发生面积108万亩。6月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有关工作的通知》,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推荐了25种应急用药。
12月7—8日,农业农村部提出,今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并定殖,明年可能进入暴发阶段,预计明年北迁进入江淮、黄淮地区时间更早,防控形势更加严峻。
农业大事件四:新土地管理法出台
2019年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土地是百姓的根,新土地管理法的出台,对农民权益作出了重要保障。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1、城里人不可购买农村宅基地
2、农村人进城落户,宅基地退出与否全凭自愿,如选择退出宅基地,当地政府必须有偿补贴
3、农民退出的宅基地,只能在农村集体内部流转,或退给集体组织,私下转让有风险
农业大事件五:一户一田
2019年是土地改革的关健一年,根据农村现实土地耕种情况,结合实际,国家提出了明年实施一户一田的政策。
“一户一田”政策就是指一个户口,只能拥有一块农田。但并不是要收回农民朋友手中的土地,而是通过整合,实现“小块并大块、多块变一块”的土地调整制度。
目前此政策已经在陕西、安徽、广东等省份率先开始试点。
实施原则:农民自愿、零碎地调整为大块地、小范围调整。
农业大事件六:一户一宅
9月10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
1、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2、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3、不得强制流转土地、不得强迫农民“上楼”。
农业大事件七:新农合年年涨
每年从9月底开始,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笔费用要支出,那就是新农合费用。随着2019年的到来,保险费用从30元逐年翻倍涨到了220元,到如今2020年费用高达250元,一家如果有4口人就得交上千元。
虽然新农合价格逐年上涨,但是还是要理性看待。
据了解,2020年新农合价格上涨的同时,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也达到50%-70%,同时人均财政补助的标准也涨到了每年不低于520元/人。对老百姓来说是个好政策!
农业大事件八:中美贸易开战,农产品成为中国反制的手段
中国贸易战从2018年延续到了2019年。
4月4日凌晨,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1300余种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讯技术等行业,涉及约500亿美元的中国对美出口额。当天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的中国自美进口额。之后,中美之间反复较力。
中国反击美国贸易战,可能会造成大豆、玉米、养鸡产业链这三个方面的行业变化,同时带来机遇。具体影响包括改善国内供求,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中期来看,对国内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竞争优势问题会形成一个契机。
农业大事件九: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开始启动
5月10日,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启动发布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召开。会上宣布,为提升我国农业品牌竞争力,培育一批“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农业品牌,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开展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工作。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已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脱贫攻坚、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是依据相关评价标准分类遴选国家级农业品牌形成目录,并对目录品牌进行推介、管理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我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的建立,十分必要。
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开始启动也预示着我国农业产业正式进入品牌化时代。
农业大事件十:5G赋能智慧农业
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运营商发放4张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未来5G对智慧农业的影响,可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简称,就像过去绿皮火车变成了高铁,大哥大变成了智能手机,是一种大幅度的技术升级。
国际电信联盟ITU为5G定义了三大应用场景,即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5G将在5个方面颠覆农业:种植技术智能化,时时精准反馈;农业管理智能化,保证及时补给;种植过程公开化,眼见为实更放心;信息管理智能化,各方数据实现共享;升级乡村旅游,高科技助推特色农产品。
关于2019农业大事件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