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讯(评论员 鲁珊)这两天正值高考放分,“高考状元”一词,成为舆论漩涡中的烫手山芋。
“不炒作高考状元”,是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就下达的禁令。然而十多年过去,每逢放分时节,“嘴上不说状元,心里仍有状元,张榜不提状元,圈内暗比状元”成为奇特景观。
“状元”总是念兹在兹,因为它自带流量。这种属性,从古代就开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金榜题名总是与洞房花烛一起,并列古代人生巅峰时刻,仿佛人生宝藏的密码。
科举早已不在,但“骑高头马,戴大红花”逐渐脸谱化,成为学童之家的吉祥物。它是老母亲心中“终极版的别人家孩子”,也是同龄人眼里“遥不可及的战神”。
但是,“状元”的流量力,仅止而已,出于好奇,止于故事。
十多年间,不断有各地高考状元巡回讲授学习经验,现场通常是:状元们台上笑谈“踢踢球,看看书,从不培优,很少做题”,台下学生则在黑压压仰视中一脸懵圈。
真正追逐“状元”的是行内人,是甲高中乙高中A机构B校长,他们才是真正的利益关联者。一个“状元”就是一个金字招牌,是高中排排座中的压舱石,是来年生源大战中“掐尖”的本钱。
考试成绩是天赋、勤奋和习惯的混合,是多年养成的行为模式和学习能力的外显,这在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亦有定论。清醒一点的成年人也知道,在天赋上,孩子的闪光点具有多种面向,有人擅长合作,有人擅长思考,有人善良体谅,有人主见淡定,有人的耳朵能精确听到半音,有人能在罚三分时百发百中。以高考状元,也就是分数状元来作为巅峰与否的标志,对其他孩子是有多不公平。
而状元,又能怎么样呢?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却不是决定命运的钥匙。分数不是成功与失败、巅峰与落寞的划分,教育既不是培养成功者,更不是培养失败者;既不能制造“羡慕链”,更不能制造“鄙视链”。
很多跟踪调查数据显示,高考尖子生们并没有真的一路开挂,倒是长年拔尖,容易遇上各种心理和社交问题。反是中上游的孩子,容易获得平稳的幸福,因为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比较优秀的缘故。
今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第一名,很有故事性,报道称他曾在三年前,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北大,大三时因玩游戏多科不及格被劝退,今年复读再考,考了个全省第一。
这是个超级学霸没跑了,但这个账却真不好算。能全县第一进北大,却管不住玩游戏的自己?复个读就能考成全省第一,却复盘不了三年流逝的青春——这到底是个强悍的学子,还是个脆弱的青年?
如此来看,“状元们”到底有什么可炒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