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有效运用并购重组工具进行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跨界并购现象减少,产业并购趋势明显。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A股市场并购事件近1300起,近七成为产业并购,其中,24单为重大资产收购,超过一半为横向整合或者纵向整合。同时,年内超百家上市公司设立产业并购基金,投向新能源、医疗健康、半导体等赛道,产业化并购逻辑进一步加深。
兴业证券投行并购部欧阳柳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并购买方、并购卖方、中介机构等都需要将着力点放在提升企业内在价值上,将突破口统一到产业并购上,从资本套利思维转化到产业运营思维,抛弃以往粗放式的单纯追求规模体量扩大的并购,逐渐向高质量的、投资型的、产业运营模式的并购范式转变。
增强竞争力
产业并购稳中有升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产业化逻辑的并购趋势正在逐步加深,包括同行业间的以及沿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并购重组渐成主流。
据联储证券统计,2022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收购109起交易中,产业并购为目的的交易有84起,占比高达77.06%,该比例也成为2019年以来的最高值。同时,2022年交易规模超过百亿元的大型并购共有7单,除1单为借壳上市以外,其余交易均是围绕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进行的产业或纵向的专业化整合。
究其原因,产业竞争方面,传统产业面临行业竞争,产业分散的部分急需进行整合;新兴产业在逐步成熟的阶段也在寻求新的增长曲线,并购成为其主要手段之一。
公司治理方面,中小市值公司通过外延式并购的需求强烈。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A股市场中小市值(小于50亿元)的上市公司达2294家,占整个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45%。
欧阳柳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扩大再生产几乎是上市公司永恒的话题,如果内生跟不上,必然要寻求并购来解决。尤其是中小市值公司更需要通过外延式并购,保持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推动公司发展及价值提升。
设立并购基金
拓宽资金来源
并购市场持续活跃,上市公司纷纷设立产业并购基金拓宽募资渠道。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年内有104家上市公司设立117只产业并购基金,投向新能源、半导体、医疗健康等热门赛道,预计募资规模超843亿元。
从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上市公司公告来看,其多数目的在于拓宽公司并购资金来源,改变以往只利用自有资金或银行借款的并购模式,有望提升并购效率,加快公司规模的扩张速度。“此举有效增加了企业并购的资源,为并购资金提供保障,也能更高效地进行产业资源整合,提升企业产业经营和资本运营的能力。”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对于产业并购基金的发展模式,欧阳柳生表示,产业并购基金作为并购买方可以尝试产业实业型的并购,对目标范围内的中小标的进行并购,并做深度运营,进可IPO,退可做行业整合,或者出售。
除了产业并购基金,有业内人士提出,再融资是否可以预留并购资金作为新的资金渠道。联储证券表示,建议监管部门允许上市公司在再融资募集资金中保留一定比例(例如30%至40%)金额用于并购专项储备资金,专门用于上市公司未来的并购交易。
由于产业并购基金的自身特点,往往对上市公司主营相关行业进行收购,并购标的在注入上市公司前,或多或少会存在同业竞争。
对此,张新原表示,上市公司要在结合自身特点、公司规划发展方向目标等的基础上把握好市场需求、审慎发起并购,尽可能规避同业无序竞争等,使产业并购整合达到共赢效果。
(责任编辑:王擎宇)